[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颈椎椎体前移融合术的提拉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2977.8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4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史建刚;孙璟川;孙凯强;袁笑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46 | 分类号: | A61F2/4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0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拉 活动手柄 行程控制 连接杆 颈椎椎体 融合术 前移 固定手柄 固定体 内螺纹 外螺纹 椎体 工具包括 活动连接 建立连接 新型工具 一端连接 垂直的 可控的 外周面 旋进 应用 配合 表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颈椎椎体前移融合术的提拉工具,所述的提拉工具包括提拉固定体、行程控制体、连接杆、活动手柄、固定手柄;所述的行程控制体一端连接提拉固定体,另一端和连接杆建立连接;所述的活动手柄设置在连接杆的外周面,并与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的固定手柄设置在连接杆的一端端部;所述的行程控制体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活动手柄中设有内螺纹,且当活动手柄上的内螺纹和行程控制体上的外螺纹相配合旋进时,行程控制体与活动手柄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其优点表现在: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颈椎椎体前移融合术的提拉工具,能够实现椎体可控的,垂直的、稳定性好的提拉,可作为椎体提拉的一种新型工具,在临床推广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颈椎椎体前移融合术的提拉工具。
背景技术
颈椎椎体前移融合术是一种将椎体四周游离后向前移动并固定融合的技术。其关键操作在于椎体的前移,前移过程目前通过钳子夹持并手动提拉完成,或通过钛板和一侧螺钉逐渐旋紧完成。
然而,现有技术中关于进行椎体前移融合术中的工具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首先,现有技术中的提拉工具通常是通过钳子夹持并手动提拉完成,或通过钛板和一侧螺钉逐渐旋紧完成。手动提拉的最大问题是稳定性差,提拉过程中左右摇晃椎体易造成神经损伤。螺钉提拉的问题在于螺钉不位于正中,提拉易偏向一侧。
其次,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如果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提拉工具容易产生破坏,不稳定,不能实现对椎体的可控以及垂直方式提拉,同时给患者增加了负担。
中国专利文献CN201510258340.9,申请日20150520,专利名称为:胸腰椎前路钢板纵向微调及加压装置,公开了一种胸腰椎前路钢板纵向微调及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胸腰椎前路钢板下端面与胸腰椎生理曲度相吻合,胸腰椎前路钢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条形孔,条形孔壁上设有内齿,骨螺钉前端插入胸腰椎前路钢板的条形孔内,后端与紧固螺帽相连接,骨螺钉后端部设有与条形孔壁上的内齿相啮合的齿轮,
上述专利文献的胸腰椎前路钢板纵向微调及加压装置,使用时,将两骨螺钉分别打入两相邻椎体,再套上胸腰椎前路钢板并连接紧固螺帽,使胸腰椎前路钢板压向患者胸腰椎,通过齿轮与内齿纵向微调两骨螺钉,实现骨螺钉的更好定位,同时通过骨螺钉提拉椎体,恢复患者椎间盘及椎间孔的高度,恢复患者椎间盘及椎间孔的高度,重建胸腰椎稳定性,具有操作方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安全可靠、治疗效果好等优点。但是关于一种能够实现椎体可控的,垂直的提拉,稳定性好的技术方案则未进行相应的公开。
综上所述,需要一种能够实现椎体可控的,垂直的、稳定性好的提拉工具,而关于这种提拉工具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需要一种能够实现椎体可控的,垂直的提拉,稳定性好的提拉工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颈椎椎体前移融合术的提拉工具,所述的提拉工具包括提拉固定体、行程控制体、连接杆、活动手柄、固定手柄;所述的行程控制体一端连接提拉固定体,另一端和连接杆建立连接;所述的活动手柄设置在连接杆的外周面,并与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的固定手柄设置在连接杆的一端端部;所述的行程控制体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活动手柄中设有内螺纹,且当活动手柄上的内螺纹和行程控制体上的外螺纹相配合旋进时,行程控制体与活动手柄之间产生相对运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行程控制体上的外螺纹是轴向分布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行程控制体与活动手柄的运动方向共轴向。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提拉固定体的外周面设有螺旋咬合段。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提拉固定体与行程控制体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为锥形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29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