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睡眠唤醒同步恢复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2554.6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1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谭舒;杨恩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迪科(重庆)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70 | 分类号: | H04W4/70;H04W52/02;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 |
地址: | 401336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睡眠 唤醒 同步 恢复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同步恢复效率高,精简同步恢复时间,保证寻呼监听与测量性能的终端睡眠唤醒的同步恢复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终端睡眠唤醒触发时间信息;依据睡眠唤醒触发时间信息完成终端唤醒;接收预设数量值的包含PBCH信道的下行子帧并顺序实施定时同步估计、频率同步估计;完成定时同步恢复和频率同步恢复并启动寻呼时刻监听。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保证快速满足同步恢复方案所需数据样本,显著提升同步恢复效率,使用本发明的同步恢复方法的UE能够在包括极限覆盖增强在内的全部应用场景,实现显著精简同步恢复时间的同时保证寻呼监听与测量性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联网终端睡眠唤醒同步恢复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运营商网络部署的演进,通常希望通过最小化其维护的无线接入技术(简称,RAT)数量的方式来压缩网络运维成本。面对爆发式增长的物联网需求,受益于2G网络的良好覆盖及物联网需求的低功耗低成本属性,终端厂商提供基于常规4G技术的物联网产品驱动力不足。随着越来越多的2G物联网产品进入实际应用,更为加重了2G网络的依赖性,使得运营商不仅需要维护更多的RAT,还不能将自身拥有的频谱发挥最大效率(注:2G、3G、4G接入技术频谱效率递增)。
有鉴于此,第三代合作组织(简称,3GPP)在长期演进系统(简称,LTE)R12版本起正式引入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Communication,简称MTC)技术,提供与2G网络类似功耗/成本表现,但具备更高频谱利用率的技术迎合物联网需求。
3GPPMTC技术经过R12MTC、R13增强型机器类型通信(简称,eMTC)两代演进,已经可实现相比常规LTE频分双工(简称,FDD)模式15dB的覆盖增强能力。
eMTC物联网系统中,移动终端(简称,UE)有两个基本的操作模式:空闲模式与连接模式。处于空闲模式的UE由非接入层标识。物联网系统中没有任何单独的空闲模式下UE的信息,它只能进行寻址,向小区内所有的UE或监听同一寻呼时段的所有UE发送消息。
UE处于空闲模式下,发起无线资源控制(简称,RRC)连接建立申请前,通常包含以下主要工作内容:
1、接收来自公共陆地移动网络(简称,PLMN)的系统消息
2、监听寻呼
3、小区重选
其中,系统消息接收基于驻留小区的主消息块(简称,MIB)、系统消息块(简称,SIB)的信息解析,且依赖于寻呼类型1消息的通知;寻呼监听依次基于机器类通信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简称,MPDCCH)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简称,PDSCH)的信息解析;小区重选依据本、邻小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简称,RSRP)的测量结果触发;此外,为RRC连接建立提供支持,服务小区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简称,RSRQ)的测量也是需要的。
可见,空闲模式下UE的固定工作任务主要是寻呼监听与小区重选测量及服务小区RSRQ测量,并依据寻呼监听结果决定是否将工作状态迁移至RRC连接模式或更新系统消息,及依据测量结果决定是否发起小区重选。
寻呼监听与小区重选测量任务通常是依据高层指定的时间间隔周期性执行的,而指定执行周期(寻呼周期与测量周期,依据3GPPTS36.133,测量周期为寻呼周期的整数倍)远大于UE完成任务所需的平均处理时间。即,在空闲模式下,UE将有大量时间处于无任务的空转状态。显然,空转状态是对UE资源与功耗的极大浪费。
鉴于此,目前的主流UE解决方案又引入了一个新的UE工作模式既睡眠模式。睡眠模式定义为:当UE处于无任务的空转状态时,UE关闭高频工作时钟、外围模拟基带器件、射频器件等,仅使用低频时钟进行工作,以达到空转状态下的省电目的。睡眠模式将在工作任务到来前结束,结束时间通常以承载寻呼调度指示的MPDCCH到达时间为依据,结束方法为恢复稳定的高频时钟、外围模拟基带器件、射频器件等的工作状态,相关的操作称为睡眠唤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迪科(重庆)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锐迪科(重庆)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25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