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路交调站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2470.2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8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平;撒蕾;顾明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65 | 分类号: | G08G1/0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李博瀚;陈晓亮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路 交调站多源 数据 融合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公路交调站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包括将多源初始数据和公路交调站的初始采集数据作为公路交调站数据源;按照设定的数据处理模型对数据源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交通数据;按照交通数据的时空特征进行数据匹配,得到不同特征的交调统计数据指标包括的交通数据;按照各交调统计数据指标对应的融合推理方式,对包括各公路交调统计数据指标的交通数据进行融合推理,以得到各公路交调统计数据指标。本发明通过数据融合将不同的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形成需要的公路交调统计数据指标,为构建全新的交调信息采集方案和采集体系提供技术基础,实现行业已有资源有效利用,丰富交通情况调查方式,提高交调数据质量和工作效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公路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交调站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公路交调初始数据包括自动化交调站数据、设备导入数据和人工采集数据等数据来源,其他方式获取的多源初始数据包括高速公路收费数据、高速公路监控数据、射频识别数据、卫星定位数据和治超数据。
但是由于多种数据的来源不同,无法直接实现公路交调站的多源数据之间的转换和传递,因此需要将公路交调站的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形成公路交调统计数据指标,为公路信息采集、公路交通规划和公路交通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目前,已尝试高速公路收费数据、监控数据在交调采集中的应用,但是一般仅局限于某一类数据的转换。对于如何综合利用已有的高速公路收费数据、监控数据、射频识别数据、卫星定位数据、治超数据等多源数据,形成面向用户需求、分指标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有待研究,公路交调多源数据的融合框架、数据匹配、融合推理模型等关键技术目前还处于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公路交调站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公路交调站多源数据融合方法,所述融合方法包括:
将多源初始数据和公路交调站的初始采集数据作为公路交调站数据源;
按照设定的数据处理模型对数据源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交通数据;
按照交通数据的时空特征进行数据匹配,得到不同特征的交调统计数据指标包括的交通数据;
按照各交调统计数据指标对应的融合推理方式,对包括各公路交调统计数据指标的交通数据进行融合推理,以得到各公路交调统计数据指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按照交通数据的时空特征进行数据匹配,得到不同特征的交调统计数据指标包括的交通数据,包括:
分析交通数据的来源和确定每一类交通数据代表的范围;
对同类交通数据进行空间标定和时间标定;
识别同类交通数据的融合性,并将识别后的同类交通数据进行时间关联和空间关联,以筛选出需要融合的交通数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交调统计数据指标包括日流量,按照各交调统计数据指标对应的融合推理方式,对包括各公路交调统计数据指标的交通数据进行融合推理,以得到各公路交调统计数据指标,包括:按照日流量对应的融合推理方式,对包括日流量的交通数据进行融合推理,以得到日流量,具体步骤包括:
识别公路的路网结构以及公路具备的二义性路径识别站;
根据识别的结果,采用与该公路相应的收费数据处理模型,获得该公路每一个路段收费车型的流量;
根据每一个路段上交调自动化调查站、交通量人工调查站以及射频识别站的数量以及每一个路段收费车型的流量,确定每一个路段的日交通量,以获得该公路的日流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用收费数据处理模型获得的收费车型的流量作为日交通量的路段,利用历史数据规律法或临近站点法进行拆分形成交调车型的日交通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未经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24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违规提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面向低头族的可变行人过街信号设置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