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埋设于浅滩中的能量箱换热器及热泵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71604.9 | 申请日: | 2018-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0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 发明(设计)人: | 于慧俐;胡松涛;王刚;刘国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T10/10 | 分类号: | F24T10/10;F25B30/06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 地址: | 26603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能量箱 浅滩 埋设 热泵系统 管网 换热 换热器箱体 太阳辐射热 叠放设置 换热管道 结构改造 热泵机组 水体水位 含水层 换热管 进回水 土壤 管径 肋片 埋置 平铺 保养 水体 节能 淹没 暴露 吸收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埋设于浅滩中的能量箱换热器及热泵系统,所述能量箱换热器埋设于浅滩的含水层中,箱体内叠放设置有数片管网,每片所述管网均由若干根相同管径的换热管道平铺连接而成,所述换热管道上设有多个管路肋片,所述能量箱换热器两端通过进回水管路与热泵机组相连,当水体水位线淹没埋置能量箱换热器的浅滩时,能量箱换热器与浅滩周围土壤以及水体之间进行换热,当浅滩暴露于空气中时,能量箱换热器则是吸收太阳辐射热以及与空气、周围土壤之间进行换热。本发明通过对换热器箱体进行结构改造,解决了换热器环境复杂引起的各种保养与维护的问题,并实现了绿色节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埋设于浅滩中的能量箱换热器及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水源热泵利用水作为冷源和热源的热泵系统,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等),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热能的转移,即在冬季把水体中的热量“取”出来,便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将“取”出来的室内热量,释放到水体中去。但是常规水源热泵前端换热存在一定缺陷:(1)水源(江河、湖水、海水、污水等)的情况复杂,水体直接作为换热介质,可能对换热设备的腐蚀较大,需要对水源侧管路、水泵、换热设备等采取复杂的防腐措施;(2)另外水体生物附着在管道或设备、水体中的悬沙,易造成系统堵塞,需要定期清洗检修,维护费用较高;(3)取水点对水深有较高要求,往往需要设置在较深的水体中,因此取水系统的造价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埋设于浅滩中的能量箱换热器及热泵系统,通过对换热器箱体进行结构改造,以解决换热器环境复杂引起的各种保养与维护的问题,并实现绿色节能的目的。
本申请为闭式系统,能量箱管路中流动介质通过管壁与外界环境进行热量交换,并未与外界流体相接触,因此外界杂质也不会进入能量箱管路中,能有效防止管内腐蚀及堵塞,本身材质耐腐蚀,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埋设于浅滩中的能量箱换热器,所述能量箱换热器埋设于浅滩的含水层中,箱体内叠放设置有数片管网,每片所述管网均由若干根相同管径的换热管道平铺连接而成,所述换热管道上设有多个管路肋片,所述能量箱换热器两端通过进回水管路与热泵机组相连,当水体水位线淹没埋置能量箱换热器的浅滩时,能量箱换热器与浅滩周围土壤以及水体之间进行换热,当浅滩暴露于空气中时,能量箱换热器则是吸收太阳辐射热以及与空气、周围土壤之间进行换热。
进一步的,所述管网间距大于10mm,所述管网通过连接总管并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管网的两端管网焊接于箱体框架上,所述管网通过管卡等距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管路肋片均匀排布于管网各换热管道上,所述管路肋片用于增大换热箱换热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管路肋片在换热管道上可呈任意角度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能量箱换热器工作时,由进水总管向能量箱中并联的各个管网输送流体,与浅滩土壤进行热量交换,管内流体再由回水总管送回机组,循环往复。
进一步的,所述管网由防腐蚀材质制造而成。
一种热泵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埋设于浅滩中的能量箱换热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为闭式系统,能量箱管路中流动介质通过管壁与外界环境进行热量交换,并未与外界流体相接触,因此外界杂质也不会进入能量箱管路中,能有效防止管内腐蚀及堵塞,本身材质耐腐蚀,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16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