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动电渗联合作用下的砂、土固结试验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1589.8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2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林雪松;李和万;李喜林;赵家祎;张清;王皓;王来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联合 作用 固结 试验装置 方法 | ||
一种振动电渗联合作用下的砂、土固结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试验台、试验箱及支架,试验箱位于试验台上,箱内设有砂土试样填装用透水隔离内套,透水隔离内套两侧设有传力板,通过支架上两个激振器施加振动载荷;透水隔离内套中设有两对电极板,通过电极板施加电渗载荷,电极板上设有超声波测速机构;试验箱两端为集水腔,集水腔下方设有排水量测量容器。方法为:制备砂土试样;将透水隔离内套置于试验箱中并固定传力板;依次将两对电极板和超声波测速机构安装到位;向透水隔离内套中填装砂土试样,直到静载固结后测量排水量;砂土试样固结稳定后通过激振器施加振动载荷并形成驻波,同时施加电场,再测量排水量;调整振动和电场,进行对比试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砂、土固结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振动电渗联合作用下的砂、土固结试验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选矿水平的不断提高,尾矿砂粒径水平越来越细,导致细尾矿砂筑坝具有了渗透性差、排水固结慢及浸润线高的特点,而长期处于较高浸润线水平的尾矿坝很容易发生溃坝,因此必须加快细尾矿砂的渗流排水速度,才能降低坝体的浸润线,从而提升坝体安全度。
目前,能够用于提高砂、土体排水速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振动排水法,第二种为电渗排水法。
振动排水法是通过人工震源建立起波动场,以将一定频率的机械波传至某一深度范围的砂、土体内部,进而使砂、土体在机械波的作用下更加快速及高效地完成固结排水。
电渗排水法是通过人工方式建立起电场,使砂、土体中的水在电场作用下朝一定方向运动,以实现排水,同时带负电荷的砂、土颗粒在电场作用下会向阳极移动,从而使阳极附近的砂、土体的密实度和强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以提高固结效果。
但是,在面对粒径水平越来越细的细尾矿砂时,振动排水法和电渗排水法在独立应用时的效果也变得越来越弱,那么是否可以将两种方法进行联合应用,并且联合应用后能否进一步增强细尾矿砂的排水效果,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由于之前并没有人做过这样的研究,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上述设想进行试验验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动电渗联合作用下的砂、土固结试验装置及方法,能够在振动电渗联合作用下完成砂、土固结排水试验,并且可获得不同振动电渗联合作用下的固结排水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振动电渗联合作用下的砂、土固结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试验箱及支架;所述试验箱位于试验台上,试验箱采用矩形箱体,在试验箱的内部设置有透水隔离内套,透水隔离内套采用矩形内套,透水隔离内套用于填装砂土试样;所述试验箱的左箱壁与透水隔离内套之间的空间设为第一集水腔,试验箱的右箱壁与透水隔离内套之间的空间设为第二集水腔;在所述第一集水腔内设有左传力板,所述透水隔离内套的左套面与左传力板抵靠接触;在所述第二集水腔内设有右传力板,所述透水隔离内套的右套面与右传力板抵靠接触;在所述左传力板和右传力板上分布有若干透水孔;在所述透水隔离内套的内部设有一对主电极板,包括左主电极板和右主电极板,在左主电极板和右主电极板上分布有若干透水孔;所述左主电极板与透水隔离内套的左套面抵靠接触,且透水隔离内套的左套面被左传力板及左主电极板夹在中间;所述右主电极板与透水隔离内套的右套面抵靠接触,且透水隔离内套的右套面被右传力板及右主电极板夹在中间;在所述第一集水腔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排水孔,在第一排水孔处安装有第一排水管,在第一排水管上安装有第一阀门,在第一排水管下方设置有第一排水量测量容器;在所述第二集水腔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水孔,在第二排水孔处安装有第二排水管,在第二排水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在第二排水管下方设置有第二排水量测量容器;在所述支架分别安装有第一激振器和第二激振器;所述第一激振器通过振动传导支架与左传力板相固连,所述第二激振器通过振动传导杆与右传力板相固连,且振动传导支架和振动传导杆均采用长度可调结构。
所述左主电极板和右主电极板结构相同,均由三块独立的电极板拼装构成,且三块独立的电极板之间通过绝缘材料进行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15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