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高频放电识别与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0030.3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5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龙;庞松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01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线路 高频放电 行波电流 行波相位 放电 行波 工频电压波形 精确定位技术 三相输电线路 定位结果 放电检测 监测装置 脉冲相位 双端定位 有机结合 在线监测 波头 采集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高频放电识别与定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通过多套监测装置分别采集三相输电线路的行波电流与工频电压波形数据;S2、计算行波相位;S3、根据行波相位计算结果,计算行波电流波头并进行双端定位;S4、对定位结果进行放电识别,本发明将放电行波检测、脉冲相位识别、行波精确定位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大幅降低了干扰影响,提升了放电检测与识别精度,实现了输电线路实时、在线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故障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高频放电识别与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多发,是造成电网运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很多输电线路故障在发生前可能会伴随较长时间的异常高频放电现象,如污闪、绝缘子劣化等。如果放电未能被及时检测并排除,则会引起故障发生,对电网带来冲击。
目前已有相关技术可以进行输电线路异常放电现象的监测,例如紫外成像、红外成像、超声波检测技术等,这些技术可实现放电检测与定位功能,但均需人工辅助实施,无法实时在线监测,针对性不强,并且监测范围小,无法实现广域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高频放电识别与定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输电线路高频放电识别与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S1、通过多套监测装置分别采集三相输电线路的行波电流与工频电压波形数据;
S2、计算行波相位;
S3、根据行波相位计算结果,计算行波电流波头并进行双端定位;
S4、对定位结果进行放电识别,确定是否为有效放电。
优选的,所述监测装置包括若干台监测终端,所述监测终端分别安装于输电线路的A、B、C相导线上。
优选的,所述监测装置分别放置于若干个输电杆塔上,使每套监测装置在输电线路上的间距不大于20km。
步骤S2中,计算行波相位的方法在于:
S21、通过傅里叶级数算法计算工频电压基波起始点相位
S23、根据计算结果,计算第i点的相位值
优选的,通过傅里叶级数算法计算工频电压基波起始点相位的方法为:
a、将工频电压u分解为傅里叶级数的形式:
其中,ω为输电线路电压的工频基波角频率,为频率为(2k-1)*ω的正弦波级数项的初始相位值。
b、将工频电压u分别乘以工频基波的正弦和余弦信号,并在一个周期k内进行积分运算:
c、由式(3)除以式(2),可得:
d、对式(4)求反切,即可获得工频电压基波起始点相位将其进行离散化并化简:
式中,U(n)为第n次采样所获得的值,N为总采样次数。
优选的,计算第i点的相位值方法为:
式中,k为[-10,10]的任一自然整数,f1为行波电流采样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00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