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线弯曲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69523.5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8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嘉凌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成艳 |
地址: | 401326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线 弯曲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二极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引线弯曲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上料传送带,上料传送带一侧设置有下料传送带,上料传送带和下料传送带之间设置有截面呈半圆形的转筒,转筒交替与上料传送带和下料传送带连通,转筒内设置有夹持机构,转筒位于上料传送带和下料传送带上方,转筒两端设置有套筒,套筒内壁上设置有上色物质,套筒连接有用于驱动其移动的驱动机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二极管引线检测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极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引线弯曲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二极管是一种只允许电流从单一方向流过的电子元件,其内部有一个PN结和两个引线端子,通过将两个引线端子的P型端和N型端焊接在一起形成PN结,然后在焊接处进行封装即可形成二极管。
二极管加工完后需要对其引线进行检测,查看引线是否弯曲,现有技术中多采用人工肉眼进行检测,此种检测方式不仅劳动量大,检测效率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引线弯曲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二极管引线检测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引线弯曲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上料传送带,上料传送带一侧设置有下料传送带,上料传送带和下料传送带之间设置有截面呈半圆形的转筒,转筒交替与上料传送带和下料传送带连通,转筒内设置有夹持机构,转筒位于上料传送带和下料传送带上方,转筒两端设置有套筒,套筒内壁上设置有上色物质,套筒连接有用于驱动其移动的驱动机构。
本方案的原理为:
上料传送带用于将二极管传送至转筒中,夹持机构用于夹持二极管,使其固定在转筒中,套筒用于套设在二极管的引线上,通过驱动转筒转动带动二极管转动,使得二极管的引线在套筒内转动,套筒内壁上设置有用于给二极管引线上色的上色物质,若二极管的引线弯曲,其弯曲部分转动的半径则大于未弯曲部分转动的半径,利用二极管引线的弯曲部分与套筒内壁的上色物质摩擦染上颜色对其进行标记,通过观察二极管引线是否上色即可判断引线是否弯曲。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利用二极管引线弯曲部分转动的半径大于未弯曲部分转动的半径,驱动二极管在转筒内转动,使得二极管的引线与套筒内壁摩擦,从而使得二极管的引线染上颜色,通过观察二极管的引线是否有色即可判断其是否弯曲,相比人工肉眼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
2、设计截面呈半圆形的转筒,利用上料传送带将二极管转动至转筒内,转筒转动时不仅能够带动二极管转动对其检测,还实现了二极管的传送,当转筒的开口转动至下料传送带处时二极管则完成了检测,同时二极管也被传送带至下料传送带上,本方案将二极管的检测和传送同时进行,进一步提高了二极管的检测效率。
进一步,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转筒内的环状的气囊,气囊中部与转筒内壁连接,气囊两端未充气时卷曲,气囊充气时可围成固定筒,转筒内设置有空腔,空腔与气囊连通,空腔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滑块与转筒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转筒转动时能够带动滑块滑动,滑块用于将空腔内的气体挤压至气囊内,气囊用于充气时形成固定筒包裹并夹持二极管,实现了二极管的固定。
进一步,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转筒上方的横杆,横杆两端倾斜设置有驱动杆,套筒连接有驱动块,驱动杆滑动连接在驱动块内。通过驱动横杆带动驱动杆向下移动,即可带动驱动块向转筒移动,从而使得套筒套设在二极管的引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嘉凌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嘉凌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95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尺寸测量件表面三维形状高精度测量方法
- 下一篇:隧道扫描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