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电系统及供电系统启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8708.4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9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钟荣富;何文志;薛峰;邵向潮;林伯琴;李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唐维虎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系统 可再生能源系统 储能系统 电力电子变压器 三端口 交流电输出端口 直流电输出端口 供电技术领域 高压电网 用户提供 用户用电 交直流 输入端 配电 整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及供电系统启动方法,属于供电技术领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及供电系统启动方法,供电系统包括三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第一可再生能源系统、第一储能系统、第二可再生能源系统以及第二储能系统;三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输入端与高压电网连接;第一可再生能源系统和第一储能系统均与三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流电输出端口连接;第二可再生能源系统和第二储能系统均与三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直流电输出端口连接,将交直流配电、可再生能源系统以及储能系统整合成一个供电系统为用户提供配用电,实现了用户用电的经济性,可靠性和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供电系统及供电系统启动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因此,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是国民经济能否快速发展的重中之重。
目前,传统交流配网中交直流能量变换损耗高、配用电灵活性差、配用电环节匹配性低的问题日益凸现,在一些位置限制的场所下,很难安装交流变压器。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直流供电设备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交直流混合供电需求不断增多,目前能量转变单一的交流变压器无法适应新的用能场景。近几年,交直流混合的电力电子变压器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目前国内使用的均为双端口的电力电子变压器,只能提供单一的直流供电或者交流供电,无法做到交直流混合供电,并且目前将交直流配电、新能源、储能技术整合成一个系统进行研究的较少,因此不能为用户提供配用电的经济性、可靠性和灵活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及供电系统启动方法,将交直流配电、新能源、储能技术整合成一个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经济、可靠和灵活的配用电,并且提高了供电系统启动的成功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三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第一可再生能源系统、第一储能系统、第二可再生能源系统以及第二储能系统;
所述三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输入端与高压电网连接;
所述第一可再生能源系统和第一储能系统均与所述三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流电输出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可再生能源系统和第二储能系统均与所述三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直流电输出端口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可再生能源系统包括第一光伏系统和第一风能系统。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可再生能源系统包括第二光伏系统、第二风能系统。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可再生能源系统和第一储能系统通过交流母线与所述三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流电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可再生能源系统和第二储能系统通过直流母线与所述三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直流电输出端口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启动方法,所述供电系统为第一方面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启动三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
接入第一可再生能源系统和所述第一储能系统;
接入第二可再生能源系统和所述第二储能系统。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启动三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三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三个端口均处于未连接状态;
确定所述三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处于热备用状态;
确定高压电网的电压幅值、频率处于稳定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87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风电的电网随机调度优化模型与方法
- 下一篇:双向储能变流控制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