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估影响无线电能传输效率因素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67702.5 | 申请日: | 2018-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7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久鹏;谭好奇;胡栋梁;裴建中;屈甜;崔圣超;周波超;黄建友;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50/9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71006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评估 影响 无线 电能 传输 效率 因素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影响无线电能传输效率因素的装置及方法,动力装置及支撑轴均设置于总控台内,支撑轴的下端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支撑轴的上端穿出总控台,伸缩轴的下端沿支撑轴的上端插入于支撑轴内,操作杆的一端连接于伸缩轴上,第一放置盘位于总控台上,发射线圈位于第一放置盘内,第二放置盘固定于操作杆的另一端上,接收线圈位于第二放置盘内,第二放置盘位于第一放置盘的正上方,工频电源与发射线圈相连接,万用表与接收线圈相连接,计算机与万用表的输出端、动力装置的控制端及伸缩轴的控制端相连接,该装置及方法能够评估多个影响因素对无线电能传输效率的影响,并且试验效率高,测试精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性能传输性能检测领域,涉及一种评估影响无线电能传输效率因素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得到了人们原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基于互感技术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尤其得到重视。在无线电能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较为基础的是探究无线电能传输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问题。目前,世界范围内缺乏针对研究无线电能传输效率的影响因素系统的试验装置及评价方法,故本发明提出一种评估影响无线电能传输效率因素的装置及方法,用以系统地评价不同影响因素对无线电能传输的影响程度。
基于互感技术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又分为电磁感应式和磁场共振式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利用一次、二次分离的变压器,在较近的距离条件下进行无线电能传输的技术;电磁共振式无线充电技术的基本思想是拥有相同自谐振频率的两个线圈可以通过电磁场高效传能,而频率不同的物体却基本不受磁场的影响,它是一种近场非辐射电能传输技术。然而影响二者电能传输效率的因素却大致相同即线圈间距、线圈形状、线圈匝数、线圈角度等。目前,国内外均缺乏针对研究无线电能传输效率的影响因素系统的试验装置及评价方法,已有实验装置较为简单,试验结果误差较大且缺乏一套评价体系。
目前,世界范围内缺乏针对研究无线电能传输效率的影响因素系统的试验装置及评价方法,现有装置较为简单且分析因素单一。现有技术主要缺点如下所示:
1)现有试验装置较为简单,一般采用刻度尺作为线圈间距判断尺度,采用量角器作为角度判断标准,不仅缺乏精度,更因为人为读数容易出现误差,故存在较大不足,须改进。
2)现有试验装置进行试验效率太低,通常一次试验仅能得到一个试验数据,且手动控制试验进行,不仅繁琐而且耗时耗力,故需要采用机械化改进,弥补不足。
3)现有试验装置分析影响因素单一,一种试验装置仅针对一个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分析多个因素则需多套装置进行多次试验,繁琐且耗时耗力,故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评估影响无线电能传输效率因素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及方法能够评估多个影响因素对无线电能传输效率的影响,并且试验效率高,测试精度较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种评估影响无线电能传输效率因素的装置包括动力装置、支撑轴、总控台、伸缩轴、操作杆、第一放置盘、发射线圈、第二放置盘、接收线圈、工频电源、万用表及计算机;
动力装置及支撑轴均设置于总控台内,支撑轴的下端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支撑轴的上端穿出总控台,伸缩轴的下端沿支撑轴的上端插入于支撑轴内,操作杆的一端连接于伸缩轴上,第一放置盘位于总控台上,发射线圈位于第一放置盘内,第二放置盘固定于操作杆的另一端上,接收线圈位于第二放置盘内,第二放置盘位于第一放置盘的正上方,工频电源与发射线圈相连接,万用表与接收线圈相连接,计算机与万用表的输出端、动力装置的控制端及伸缩轴的控制端相连接。
第一放置盘通过第一固定螺母固定于总控台上,第二放置盘通过第二固定螺母固定于操作杆上。
工频电源通过整流电路及高频逆变电路与发射线圈相连接。
接收线圈通过导线与万用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77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