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岔控制器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7477.5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0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通;伍洋;熊明春;陈展华;许勇华;谭波;朱发林;胡迟;彭东亮;黄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5/06 | 分类号: | B61L5/06;B61L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103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岔控制器 电压信号输出 控制模块 模块连接 继电器 监测 继电器监测 反馈信号 监测模块 监测系统 输出电路 线路阻抗 驱动信号输入端 驱动电压信号 列车故障 列车运营 指令传输 阻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岔控制器监测系统,其连接至道岔控制器,包括电压信号输出模块,线路阻抗监测模块,继电器监测模块,控制模块;电压信号输出模块连接至控制模块;电压信号输出模块连接至道岔控制器的驱动信号输入端,根据控制模块的指令传输驱动电压信号给道岔控制器;继电器监测模块连接至道岔控制器内部的继电器,对继电器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线路阻抗监测模块连接至道岔控制器的反馈信号输出电路,对反馈信号输出电路的阻抗进行监测。本发明还对应公开了一种道岔控制器监测方法,通过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可及时获取道岔控制器的工作状态,避免因道岔控制器损坏而导致的列车故障,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列车运营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岔控制器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营效率的重要系统,其中,道岔控制设备是信号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是保证列车安全、准点运行的核心部件。现有技术中,当需要执行列车道路切换时,一般由控制板传输控制信号给道岔控制器,道岔控制器内部的继电器根据控制信号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断开或接合,从而控制转辙机切换轨道,转辙机成功切换轨道时,道岔控制器反馈道岔切换信号给控制板,控制板得到道路切换情况。但现有的道岔控制器在使用中,由于长期使用容易出现故障,通过拆解更换下来的故障模块,分析发现主要是由内部继电器接点烧蚀发黑导致的接触不良和输出电路性能下降等故障。
这些故障严重影响列车的运营,但在现有的维修技术中只能根据使用时间和动作次数简单判断该模块的使用寿命并制定模块轮换周期,并不能实时测量模块内部电路的电气性能,缺乏一定的数据参数支持,且评估准确性差,或是只能对模块内部控制继电器的动作性能和接点接触电阻进行拆解测试,并且功能较为单一,只针对单个继电器的测试,并没有对控制继电器动作相关的外围电路元件参数和模块外部接口电路驱动与采集参数进行测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道岔控制器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可及时获取道岔控制器的工作状态,避免因道岔控制器损坏而导致的列车故障,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列车运营系统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道岔控制器监测系统,其连接至道岔控制器,包括电压信号输出模块,线路阻抗监测模块,继电器监测模块,控制模块;所述电压信号输出模块、所述线路阻抗监测模块和所述继电器监测模块均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电压信号输出模块连接至道岔控制器的驱动信号输入端,根据所述控制模块的指令传输驱动电压信号给道岔控制器;
所述继电器监测模块连接至道岔控制器内部的继电器,对所述继电器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
所述线路阻抗监测模块连接至道岔控制器的反馈信号输出电路,对所述反馈信号输出电路的阻抗进行监测。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信号输出模块为可调电压信号输出模块。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压显示模块,所述电压显示模块连接至所述可调电压信号输出模块,对所述可调电压信号输出模块输出的驱动电压信号的电压值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还包括继电器状态显示灯,所述继电器状态显示灯连接至所述继电器监测模块,对所述继电器监测模块监测到的继电器工作情况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还包括通讯模块,所述通信模块连接至远程服务器。
本发明还对应公开了一种道岔控制器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电压信号输出模块传输驱动电压信号至道岔控制器的驱动信号输入端;
使用继电器监测模块对道岔控制器内部的继电器进行监测,判断内部继电器是否依照所述驱动电压信号进行正确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74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