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关柜智能综合安全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7112.2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0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善东;潘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昌南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系统 保护装置 数据采集 开关柜 自检 综合安全 电力系统运行 故障处理单元 告警 采集数据 电力故障 判断处理 情况数据 人工成本 数据输出 有效减少 智能 智能化 采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关柜智能综合安全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涉及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执行自检动作,若自检异常,则触发自检告警动作,若自检正常,则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数据采集;步骤2:根据步骤一中所采集的电力系统运行情况数据进行记判断处理,若运行正常,则重回步骤一中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数据采集,若产生故障,则启动故障处理单元对故障进行处理;步骤3:将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数据输出。本发明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并根据所采集数据进行动作,增强了对开关柜保护的智能化,有效减少了因电力故障而造成的损失,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开关柜智能综合安全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开关柜的主要作用是在电力系统进行发电、输电、配电和电能转换的过程中,进行开合、控制和保护用电设备。开关柜内的部件主要有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操作机构、互感器以及各种保护装置等组成。主要适用于发电厂、变电站、石油化工、冶金轧钢、轻工纺织、厂矿企业和住宅小区、高层建筑等各种不同场合。
目前,现有的开关柜的故障处理能力较弱,在发生故障后不便于对故障进行自处理和数据保存动作,容易因故障而导致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柜智能综合安全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并根据所采集数据进行告警、跳闸或数据保存动作,增强了对开关柜保护的智能化,有效减少了因电力故障而造成的损失,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解决了现有开关柜的故障处理能力较弱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开关柜智能综合安全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执行自检动作,若自检异常,则触发自检告警动作,若自检正常,则对开关柜内温湿度信息数据、电参量信息数据、漏电流信息数据、开入量信息数据、无线温度信息数据、弧光信号信息数据、烟雾信号信息数据、压力信号信息数据和图像信息数据进行数据采集;
对触摸按键处理模块、显示输出模块、语音提示模块和RTC时间读取模块进行看门狗检测;
步骤2:根据步骤一中所采集的信息数据进行判断处理,若运行正常,则重回步骤一中对信息数据进行数据采集,若产生故障,则启动故障处理单元对故障进行处理;
步骤3:通过RS485通讯模块或以太网通讯模块将所采集的信息数据进行数据输出;
步骤4:将数据保存模块所保存的数据上传至数据库服务器中进行存储;
步骤5:故障处理单元将故障信息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终端;
步骤6: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调取图像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数据,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数据采集包括温湿度数据采集单元、电参量数据采集模块、漏电流数据采集模块、开入量数据采集模块、无线温度采集模块、弧光信号数据采集模块、烟雾信号数据采集模块、压力信号数据采集模块和图像数据采集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温湿度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无线温度采集模块为无线温度传感器;所述弧光信号数据采集模块为弧光传感器;所述温湿度数据采集单元和无线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对开关柜内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数据进行监测采集;所述烟雾信号数据采集模块为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被配置为对开关柜内的烟雾情况进行数据采集;所述压力信号数据采集模块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被配置为对开关柜内的大气压力情况进行监测。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摄像机组和图像处理模块;所述摄像机组被配置为对开关柜内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视频采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昌南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昌南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71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