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并发的业务过程事件序列间编辑距离的求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66487.7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1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宋巍;戴汪洋;常震;尚庆民;李晅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6 | 分类号: | G06F17/16;G06F9/4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考虑 并发 业务 过程 事件 序列 编辑 距离 求解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并发的业务过程事件序列间编辑距离的求解方法,本发明以XES格式描述的业务过程事件日志和待求的两条事件序列为输入,以这两条事件序列间的编辑距离为输出;为了计算事件序列间的编辑距离,首先通过解析XES日志文件获得所有事件序列集合;然后从所得到的事件序列集合中挖掘出所有事件之间的并发关系集合;最后根据所有事件之间的并发关系集合,计算出待求的两条事件序列间的编辑距离。相较于传统的编辑距离计算方法,本发明可以处理含有并发的业务过程事件序列间编辑距离计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业务过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并发的业务过程事件序列间编辑距离的求解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90年代早期,美国企业为寻回它们在上一个十年间丢掉的竞争力,广泛开展了称为“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的企业改造活动。再造工程的倡导者们明确地对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论做出了反思,并提出了以过程为中心这一新的组织原则。再造工程的实践和思想在短短几年传遍全世界,“业务过程”这一概念被明确地界定和广泛地接受,以业务过程为中心已经取代了“职能分工”,成为管理的首要原则。在新的业务过程理念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以过程为中心”的理念,以此打破传统组织常见的部门隔阂、僵化迟钝等弊端。而围绕着过程所建立的组织,具有更高的敏捷性、效率和效益。传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科学工作流到最近的Web服务和在线事务处理,这些都属于业务过程领域。
为了支持管理决策,业务过程日志记录了过程实例的执行,通过分析过程日志数据可以了解业务过程的执行,实现业务过程的管理、改进、再造。在分析过程日志数据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过程日志中的事件序列进行比较。其中,研究事件序列间的编辑距离是比较两条事件序列相异性的常用方法之一。
现有的方法采用传统的计算字符串间编辑距离计算方法来求得业务过程日志中事件序列间的编辑距离,但这种方法并不能有效的处理含有并发的业务过程事件序列。在考虑了并发的业务过程事件序列中,交换两个相邻的并发关系事件不应该产生编辑距离,但利用传统的计算字符串编辑距离方法却会产生影响,最后导致研究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虑并发的业务过程事件序列间编辑距离的求解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考虑并发的业务过程事件序列间编辑距离的求解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解析XES描述的业务过程事件日志,获得所有事件序列集合L;
步骤2,从所得到的事件序列集合L中挖掘出所有事件之间的并发关系集合;
步骤3,根据所有事件之间的并发关系集合,计算出待求的两条事件序列间的编辑距离。
进一步的,步骤1具体为:
解析业务过程事件日志XES文件,依次读取每一条日志信息,获得所有事件序列集合L,任意一条事件序列σ={t1,t2,t3,…,tr}包含r个事件,t1……tr代表事件,这r个事件按照事件先后发生顺序排列。
进一步的,步骤2具体为:
步骤2-1,遍历事件序列集合L,挖掘获得所有事件之间的直接先于关系,符号表示为,即对于任意一条事件序列σ={t1,t2,t3,…,tr},当a=ts,b=ts+1,则ab;
步骤2-2,遍历根据步骤2-1得到的直接先于关系集合,挖掘获得事件之间的并发关系,符号表示为‖,当且仅当pq,并且qp时,p∥q,p、q为事件序列集合L中任意两个事件。
进一步的,步骤3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64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