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2;4(1H;3H)-喹唑啉二酮及其衍生物的催化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966297.5 申请日: 2018-08-23
公开(公告)号: CN108863952B 公开(公告)日: 2019-08-23
发明(设计)人: 胡佳音;陈尚清;郭亚飞;李珑;邓天龙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07D239/96 分类号: C07D239/96;B01J27/232;B01J21/02
代理公司: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代理人: 陈娟
地址: 300457 天津市滨***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喹唑啉 二酮 催化剂 制备 腈类化合物 氨基苯乙 盐湖卤水 催化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压力 硼酸根阴离子 碱性阴离子 催化反应 反应机理 合成过程 有机溶剂 污染 应用 发现 研究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2,4(1H,3H)‑喹唑啉二酮及其衍生物的催化剂,以CO2及氨基苯乙腈类化合物为原料,该催化剂是含有硼酸根阴离子的水溶液,尤其是含有B4O72‑和/或CO32‑‑的盐湖卤水。在无任何外加有机溶剂、较低二氧化碳压力下即可制备得到2,4(1H,3H)‑喹唑啉二酮及其衍生物。此方法中催化剂天然易得、合成过程绿色简单无任何污染,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通过反应机理研究发现,盐湖卤水中的碱性阴离子是催化反应进行的关键,特别是碱性B4O72‑,可以有效的催化二氧化碳和氨基苯乙腈类化合物反应生成2,4(1H,3H)‑喹唑啉二酮及其衍生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化工领域,涉及2,4(1H,3H)-喹唑啉二酮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由其是一种以CO2及氨基苯乙腈类化合物为原料制备2,4(1H,3H)-喹唑啉二酮及其衍生物的催化剂。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但同时也是C1家族中最为廉价和丰富的碳资源,CO2的固定化及资源化研究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也已经被列为我国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由于CO2中碳原子已经处于最高氧化态,标准吉布斯自由能为-394.38kl/mol,因此化学性质稳定。为了克服CO2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反应惰性,实现CO2的化学转化,通常以有机强碱、有机金属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同时需要大量的能量输入。因此,如何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选取高效、绿色、廉价的催化剂,实现CO2的化学转化,一直是CO2化学的难点和热点。

2,4(1H,3H)-喹唑啉二酮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生物制药等领域。传统上合成2,4(1H,3H)-喹唑啉二酮及其衍生物的方法需要用到光气或异氰酸酯等高毒性物质,大大限制了其应用。随着CO2在有机合成中应用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CO2可以与2-氨基苯腈类化合物直接反应得到2,4(1H,3H)-喹唑啉二酮及其衍生物,这是一条绿色的反应路径。近年来,被开发应用于此反应的催化剂包括有机碱(T.Mizuno,T.Iwai,Y.Ishino.Tetrahedron Letters,2004(45):7073-7075;J.Gao,L.-N.He,C.-X.Miao,S.Chanfreau.Tetrahedron,2010(66):4063-4067)和无机碱(Y.P.Patil,P.J.Tambade,S.R.Jagtap,B.M.Bhanage.Green Chemistry Letters and Reviews,2008(1):127-132)。但反应同时需要有机溶剂,且碱对设备腐蚀严重。离子液体也被用于催化CO2与2-氨基苯腈类化合物的反应,取得了很好的反应效果(W.Lu,J.Ma,J.Hu,J.Song,Z.Zhang,G.Yang,B.Han.Green Chemistry,2014(16):221-225;Y.Zhao,B.Yu,Z.Yang,H.Zhang,L.Hao,X.Gao,Z.Liu.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14(126):6032-6035),但离子液体制备复杂而且价格昂贵。最近,水被用作催化剂和溶剂用于催化CO2与2-氨基苯腈类化合物的反应,目标产物2,4(1H,3H)-喹唑啉二酮及其衍生物的产率可到达90%以上(J.Ma,B.Han,J.Song,J.Hu,W.Lu,D.Yang,Z.Zhang,T.Jiang,M.Hou.GreenChem.,2013,(15):1485-1489)。但是反应需要14MPa的高压,反应条件苛刻。因此,探寻一种绿色、廉价且能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高效催化CO2与2-氨基苯腈类化合物反应的催化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62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