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裸纤的盘纤放纤装置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65655.0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0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曾云;庞德银;郑志刚;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18 | 分类号: | B65H49/18;B65H54/12;B65H5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胡琦旖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盘纤放纤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裸纤的盘纤放纤装置组,包括盘纤装置、放纤装置;盘纤装置包括第一绕纤盘、摇把、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套设第一绕纤盘,摇把固定安装在第一绕纤盘上;放纤装置包括夹持块、连接轴、第二绕纤盘、放纤杆、螺母;夹持块安装在工位上,连接轴的一端固定在夹持块上,连接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绕纤盘的中心通孔、放纤杆的通孔,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放纤杆的通孔内安装有滚珠轴承,放纤杆为一直杆,直杆的中段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用于安装波珠螺丝,直杆的末端安装有弧形滑槽,弧形滑槽与第二绕纤盘相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裸纤的盘纤放纤效率较低、容易造成纤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裸纤的盘纤放纤装置组。
背景技术
光无源器件的调试及指标测试通常要盘绕一定长度的裸纤纤环,用于重复的熔纤操作。目前,这样的裸纤纤环主要由人工盘绕而成,当熔纤长度不够时,也是手动进行放纤。现有的盘纤放纤的效率低下,容易造成纤损和盘纤半径过小,并且纤环在消耗到一定长度时,变得松散扭曲,均会影响测试的光学指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裸纤的盘纤放纤装置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裸纤的盘纤放纤效率较低、容易造成纤损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裸纤的盘纤放纤装置组,包括:盘纤装置、放纤装置;
所述盘纤装置包括第一绕纤盘、摇把、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所述第一绕纤盘,所述摇把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绕纤盘上;所述摇把用于带动所述第一绕纤盘旋转,所述第一绕纤盘用于裸纤的缠绕、收存;
所述放纤装置包括夹持块、连接轴、第二绕纤盘、放纤杆、螺母;所述夹持块安装在工位上,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夹持块上,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绕纤盘的中心通孔、所述放纤杆的通孔,通过所述螺母对所述第二绕纤盘、所述放纤杆进行固定;所述放纤杆的通孔内安装有滚珠轴承,所述放纤杆为一直杆,所述直杆的中段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安装波珠螺丝,所述直杆的末端安装有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与所述第二绕纤盘相切,用于裸纤的放纤导向。
优选的,所述盘纤装置还包括绕纤底座、导纤轮、第二转轴;
所述第一转轴、所述导纤轮、所述第二转轴均位于所述绕纤底座上,所述第二转轴上套设标准光纤盘,所述导纤轮位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之间,所述标准光纤盘上的裸纤通过所述导纤轮后缠绕至所述第一绕纤盘。
优选的,所述夹持块设有第一螺丝孔、第二螺丝孔;所述第一螺丝孔用于将所述放纤装置安装至工位上,所述第二螺丝孔用于固定安装所述连接轴。
优选的,所述螺母采用碟形螺母。
优选的,所述弧形滑槽的形状为四分之一正圆。
优选的,所述导纤轮为带有两个塑料轮的直杆,裸纤从两个所述塑料轮之间通过。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底部均安装有滚珠轴承。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56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本图像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基于3D摄像机的影像处理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