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仪器烧杯用清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4840.8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6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曹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锦涛 |
主分类号: | B08B9/36 | 分类号: | B08B9/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6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仪器 烧杯 清洗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仪器烧杯用清洗装置,属于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包括:一个底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主箱体,设置在所述主箱体上面的清洗槽,固定在所述主箱体内腔与清洗槽外侧之间的减震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清洗槽底部的伸缩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装置上的第一毛刷,设置在所述主箱体上的保护壳,设置在所述保护壳内腔上的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连接杆,以及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第二毛刷。通过机器模拟人工对烧杯清洗的方式,解决现有烧杯清洗方法中出现的效率低下、清洗效果差、容易造成烧杯破损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生物仪器烧杯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烧杯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玻璃器皿,通常由玻璃、塑料、或者耐热玻璃制成。在生物和化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几乎都需要依靠实验来验证,而烧杯做基本的实验用具,成为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化学实验后,为了避免烧杯内残留的药品对下次试验的影响,烧杯的清洗也成为了实验的一部分。
由于烧杯中残留有大量的实验药品,不能直接双手清洗。当使用者佩戴皮手套对烧杯进行清洗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由于手套与毛刷之间、手套与烧杯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导致清洗效果较差,影响下次实验的准确性,洗涤过程中也容易造成烧杯的破损,增加经济成本。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生物仪器烧杯用清洗装置,以解决现有烧杯清洗方法中出现的效率低下、清洗效果差、容易造成烧杯破损等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生物仪器烧杯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底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主箱体,设置在所述主箱体上面的清洗槽,固定在所述主箱体内腔与清洗槽外侧之间的减震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清洗槽底部的伸缩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装置上的第一毛刷,设置在所述主箱体上的保护壳,设置在所述保护壳内腔上的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连接杆,以及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第二毛刷。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主箱体顶板与两侧板之间通过滑轨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清洗槽一侧的底部安装有水管,所述水管一端连接在清洗槽上,另一端贯穿主箱体的,与外部的进水管或排水管相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减震装置由连接块和两个橡胶垫组成,其中,两个橡胶垫在固定连接块两端,两个橡胶垫与所述箱体的内腔和清洗槽的外壁固定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毛刷、第二毛刷均为U形,且第一毛刷套装在第二毛刷内。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毛刷、第二毛刷均使用可拆卸式螺母的方式固定。
有益效果: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仪器烧杯用清洗装置,通过机器模拟人工对烧杯清洗的方式,解决现有烧杯清洗方法中出现的效率低下、清洗效果差、容易造成烧杯破损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底板1、清洗槽2、主箱体3、伸缩装置4、第一毛刷5、第二毛刷6、水管7、阀门8、减震装置9、连接杆10、保护壳11、电机12、导轨13。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锦涛,未经曹锦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48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字印刷用纸的切割设备
- 下一篇:一种医用档案存储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