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破坏性促进降香黄檀心材形成的抚育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964561.1 申请日: 2018-08-23
公开(公告)号: CN109006145A 公开(公告)日: 2018-12-18
发明(设计)人: 崔之益;徐大平;杨曾奖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7/06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崔红丽
地址: 510520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降香黄檀 心材 旱季灌溉 干旱 抚育 自动喷灌系统 隔水装置 供需市场 生态效益 有效缓解 栽培实践 自然形成 成熟林 人工林 幼林期 中龄林 可用 树体 胸径 商品化 标准化 分行 生长 矛盾 开发 生产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无破坏性促进降香黄檀心材形成的抚育方法。本发明对降香黄檀林分实施重度干旱、轻度干旱和旱季灌溉3种抚育措施;干旱措施是在林分行间搭建隔水装置,旱季灌溉措施是在林间安装自动喷灌系统实施。在降香黄檀人工林栽培实践中,幼林期应长期实施旱季灌溉措施,对于胸径较大但心材比例较小的降香黄檀中龄林或成熟林,应实施重度干旱措施,而生长较快的中幼年林应实施轻度干旱措施。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所需材料常规廉价,在不破坏树体前提下,能加快降香黄檀自然形成心材,该法可用于大规模标准化、商品化生产,能有效缓解降香黄檀心材的供需市场矛盾,利于降香黄檀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破坏性促进降香黄檀心材形成的抚育方法,具体是一种采用林地水分控制来促进降香黄檀心材形成的抚育方法。

背景技术

降香黄檀(Dalbergiaodorifera T.Chen),别称海南黄花梨,属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黄檀属(Dalbergia)植物,是半落叶乔木树种。降香黄檀原产于海南,自上世纪中叶开始,陆续引种到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与云南等地。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降香黄檀因其心材品质优良和价格不菲而闻名于世,其心材呈红褐色,质地坚硬,耐湿耐腐,木性稳定,花纹飘逸清晰,如行云流水,且有特殊香味,是高档家具、高级工艺品、名贵乐器和装饰品的上等材料。降香黄檀心材亦可入药,中国药典记载为“降香”已有多个世纪,在传统中医里,降香可调气止痛,活血化瘀。现代研究认为,降香成分可消炎、抗氧化、活血、抗肿瘤、抑菌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

在降香黄檀心材巨大利益的驱使下,人们不合理的采伐以及大量的盗伐,致使降香黄檀的野生资源几近枯竭。加之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使得降香黄檀心材价格不断攀升,已经达到“以斤论价”、“一木难求”的地步。鉴于紧俏的市场行情,近年来降香黄檀人工林种植已蔚然成风,但其中绝大部分为幼林。加之降香黄檀自然形成心材非常缓慢,一般需要6~8年左右才开始形成心材,30年以上方可成材。因此,如何加快降香黄檀人工林生长,促进降香黄檀心材形成,提高心材的产量和质量,尽可能地缩短轮伐期已成为降香黄檀人工林高效培育中的关键技术。

目前,生产上只有少量快速促进降香黄檀结香的方法,如机械创伤和树干涂抹或者注射植物激素和化学试剂等,这些极限方法具有一定的诱导效果,但均以伤害树体为代价,对降香黄檀资源造成一定浪费,而且其诱导形成的降香与自然心材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入药尚可,无法用作加工木料,在不破坏树体的前提下,能加快降香黄檀自然形成心材的抚育方法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破坏性促进降香黄檀心材形成的抚育方法。

本发明对降香黄檀林分分别实施重度干旱、轻度干旱和旱季灌溉3种抚育措施,其中干旱措施是用不锈钢管、钢丝和高厚度塑料薄膜等在林分行间搭建隔水装置,旱季灌溉措施是在林间安装自动喷灌系统实施,处理2年左右即见效果,相比于不做处理的对照林分,长期实施重度干旱和轻度干旱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降香黄檀的心材形成率和心材大小,且重度干旱不利于树体生长,轻度干旱不影响树体生长。旱季灌溉对心材的形成影响不大,但有利于树体的生长。故在降香黄檀人工林栽培实践中,幼林期应长期实施旱季灌溉措施,对于胸径较大但心材比例较小的降香黄檀中龄林或成熟林,应实施重度干旱措施,而生长较快的中幼年林应实施轻度干旱措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破坏性促进降香黄檀心材形成的抚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5~30年生的降香黄檀林分,在重度干旱和轻度干旱两处理林分中每两排树行间,采用不锈钢管和钢丝分别搭建宽为行间距的70~90%和30~60%的支架、高1.0~1.5m的支架,附上≥0.16mm的高厚度塑料薄膜,形成从上坡到下坡的引水槽;每个处理林分四周尽量用1.0~1.5m深的隔水塑料板隔开,定期对引水槽进行清理,使得水流畅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45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