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心泵介质预储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63387.9 | 申请日: | 2018-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67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唐玉杰;孙春福;陈明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明增 |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29/70;F04D15/00;C02F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7073 河南省濮阳市徐***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泵 介质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泵介质预储工艺,包括电动机、离心泵进出支链、第一截止阀、介质预储进出支链、第二截止阀、底管、过滤器、介质池及机架,所述的离心泵进出支链由离心泵、离心泵进口管、离心泵出口管组成,所述的介质预储进出支链由介质预储装置、介质预储装置进口管、介质预储装置出口管组成。本发明采用地上卧式离心泵、介质预储装置来实现工艺功能,省去了底阀,启泵前无需灌水,避免开挖修筑地下泵房带来的风险,具有结构简单,启泵自如,安全可靠,安装维护方便,制造成本低,使用范围广等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离心泵介质预储工艺,该工艺不仅能够将污水池中的油田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装置,而且能够很好地解决底阀腐蚀影响离心泵正常工作的问题。
技术背景
油田产出水水性特点:矿化度为4-16×104mg/l,水中游离CO2及HCO3含量高,CO2含量一般为100-150 mg/l,HCO3含量一般为200-600 mg/l;SRB含量高,一般为104-105个/l;高价金属含量离子含量高,Ca2+、Mg2+总量高达4000-6000 mg/l、Fe2+含量20-30 mg/l,PH值低,一般在5.5-6.5间,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目前油田污水处理中采用的泵型复杂,常见的几种泵型有地上卧式底阀离心泵(参见图1)、地下卧式离心泵(参见图2)、液下立式离心泵(参见图3)。
地上卧式底阀离心泵在现代企业生产中较为常见,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仍存在以下缺点:1.启泵前需要灌泵操作,并且启泵时需两人操作,增加了劳动强度。2.底阀是满足地上卧式底阀离心泵运行的首要条件,底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泵的正常启停,而目前污水处理过程中,底阀因结垢和腐蚀损坏频繁,维修时必须吊车配合,尤其是底阀结垢或关不严时,造成频繁启停泵,甚至不能正常启泵,严重影响生产和泵的整体性能及增加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地下卧式离心泵省去了底阀,而且能够避免启泵前需要灌泵操作,消除了底阀带来的不利影响,并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但仍存在以下缺点:1.需要建地下泵房,并且要做防渗处理投资巨大。2.地下泵房通气性不好,为设备检修带来安全隐患。3.底管长时间侵在污水中,腐蚀后更换不方便。4.墙体存在渗水的风险。5.长时间使用时,底管与墙体之间密封设备受污水的侵蚀,均在渗水的风险。6.遇到大雨及发生内涝时,雨水可能灌入地下泵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生产。
液下立式离心泵是在地上卧式底阀离心泵、地下卧式离心泵的基础上改进的,省去了底阀,避免启泵前灌泵操作,同时消除地下泵房渗水、灌水带来的安全隐患。但仍存在以下缺点:1. 泵支架无法固定,运行时泵体振动大。2.一般液下泵配件材质为铸铁性能差,尤其是轴承等配件在液下运行,直接接触污水极易损坏。3.出水管长时间侵在污水中,腐蚀后更换不方便。4.长时间使用时,污水出口管与墙体之间密封设备受污水的侵蚀,均在渗水的风险。5. 维修和保养需要吊车配合,劳动强度大。6.自吸泵的购置及后期配件维护费用偏高。
在申请人检索的范围内,尚未发现与本发明离心泵介质预储工艺紧密相关的文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离心泵介质预储工艺,该工艺主要应用在油田污水处理领域,采用地上卧式离心泵、介质预储装置来实现工艺功能,省去了底阀,启泵前无需灌水,避免开挖修筑地下泵房带来的风险,具有结构简单,启泵自如,安全可靠,安装维护方便,制造成本低,使用范围广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明增,未经陈明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33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