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刀片式服务器的自动化测试平台以及测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63311.6 | 申请日: | 2018-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8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松;顾燕飞;杜帆;周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刀片 服务器 自动化 测试 平台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刀片式服务器的自动化测试平台以及测试方法,测试平台包括多种类型测试设备、监控计算机、控制器、客户端以及被测计算机产品,各器件通过局域网连接;被测计算机产品的相应被测模块分别与对应的多种类型测试设备相应的接口相连接;控制器控制所有被测计算机产品的测试过程,并执行用户编辑的测试流程指令,指令通过网络到达监控计算机,经解析控制相应的测试设备,执行对应的测试项目,同时指令信息记录到数据库中,测试设备反馈的测试数据经过网络转发到监控计算机上,通过加载不同的解析文件对监视源码进行解析,并存储测试数据;客户端供用户登录查询相应的工作状态及测试信息状态,按需要对数据进行查询、回访、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面向刀片式服务器的自动化测试平台以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平台测试,自动化测试已成为系统测试发展的主流。如今各家互联网、设备商公司都组建了专门的自动化测试团队开发适合自己企业的自动化测试平台,以便高效的进行产品自动化测试。
国外自动化测试起步较早,目前已非常成熟,公司均已实现完备的自动化测试流程,并对自动化测试程度进行了标准划分,一般分为以下5个自动化测试级别:基于实用工具的测试;基于模块化框架的测试;基于测试库框架的测试;基于数据库驱动框架的测试;基于关键字驱动框架的测试。
国内大部分IT企业,目前还处于获取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企业对测试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国内一些大型IT企业已经将自动化测试融入到日常的测试工作中,但从国内大环境来看,自动化测试在国内还处于完善和提高阶段。
为了有效解决目前回归测试测试效率低以及手工测试操作复杂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基于关键字驱动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在遵从保障产品质量和提高测试效率的原则基础上,对系统进行自动化测试的可行性分析,再进行自动化测试工具的选择、制作DEMO和自动化测试框架开发,实现了以关键字驱动为核心,Ruby为开发语言的自动化测试框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回归测试效率和测试系统的可移植性。然而,该现有技术只能对WEB系统进行录制和回放功能的回归测试,并且只是对待测系统进行模拟用户行为的系统测试。
对于刀片式服务器或通用计算机,如果采用手工测试,一般是人工单独对每台计算机安装操作系统,再用相应的测试工具测试计算机性能,在外设接口测试上采用外设设备接入的方式验证接口是否正常(例如,验证VGA接口时,接入显示器,看显示器是否正常显示),这种测试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准确度不高,更容易引进人工测试错误。
当前的计算机产品型号在功能、性能和接口上有所增减,但主要部分的结构和组成是一致的,产品的测试流程和框架是基本不变的,因此本发明可以借助分布式自动化测试平台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刀片式服务器的自动化测试平台以及测试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1)分布式自动化测试平台覆盖验收测试和指标监控、检测计算性能、监视产品健康数据;2)对计算机常用硬件接口(VGA,USB,COM等)测试;3)对交换设备的功能、性能的测试,实现快速配置、执行和上报测试的功能;4)加快测试速度,节约时间;5)减少其他测试分析仪使用以及人员操作的失误,减少测试错误,提高测试效率;6)该系统具有可配置性和可扩展性,使得该系统能够应用与后续同类产品的自动化测试。
本发明可以对计算机设备及交换设备通信接口的功性能进行主动测试和实时监控,以及基于RFC等协议的协议一致性测试,并可以对计算机的主要外设进行功能和性能的测试;此外,本发明还可以将各种测试仪表通过测试平台进行系统级的管理,并进行远程配置化调用,从而对待测设备进行注入式测试,通过测试仪表模拟真实的网络应用场景,测试得出的测试数据更加可信真实,更加为业界信赖。
本发明是根据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未经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3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