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C间隔柱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3150.0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0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温鸿辉;陈达波;李超新;吴建新;罗英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精众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何树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隔柱 制备工艺 成形 冷却水冷却 高温溶胶 液态溶胶 制作工艺 烘干 射入 模具 简易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间隔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间隔柱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对原材料进行粗加工;B.随后进行烘干,温度70℃‑150℃,时间为3h‑5h;C.再进行高温溶胶,温度200℃‑350℃,变成液态;D.将液态溶胶射入模具内成形;E.通过冷却水冷却成形,得到若干个呈排列分布的PC间隔柱,本发明PC间隔柱制作工艺步骤简易,能够有效降低制作成本,能够进一步提高PC间隔柱自身韧性、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间隔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间隔柱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间隔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紧固件,然而现有的PC间隔柱制作工艺存在步骤复杂、制作成本高和自身韧性低,不牢固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PC间隔柱制备工艺,本发明PC间隔柱制作工艺步骤简易,能够有效降低制作成本,能够进一步提高PC间隔柱自身韧性、强度。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PC间隔柱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对原材料进行粗加工;B.随后进行烘干,温度70℃-150℃,时间为3h-5h;C.再进行高温溶胶,温度200℃-350℃,变成液态;D.将液态溶胶射入模具内成形;E.通过冷却水冷却成形,得到若干个呈排列分布的PC间隔柱。
作为优选,还包括步骤F:将若干个呈排列分布的PC间隔柱通过分离机进行分离处理,得到若干个单独的PC间隔柱。
作为优选,还包括步骤G:对PC间隔柱进行韧性强化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G具体步骤为:将PC间隔柱放入热水中浸泡,吸收热水,热水温度为80℃-90℃,时间为30m-60m;随后对PC间隔柱进行脱水。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G中,热水温度为85℃,时间为40m。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中,温度为110℃,时间为4h。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C中,高温溶胶的温度2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种PC间隔柱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对原材料进行粗加工;B.随后进行烘干,温度70℃-150℃,时间为3h-5h;C.再进行高温溶胶,温度200℃-350℃,变成液态;D.将液态溶胶射入模具内成形;E.通过冷却水冷却成形,得到若干个呈排列分布的PC间隔柱,本发明PC间隔柱制作工艺步骤简易,能够有效降低制作成本,能够进一步提高PC间隔柱自身韧性、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说明。
一种PC间隔柱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对原材料进行粗加工;B.随后进行烘干,温度70℃-150℃,时间为3h-5h;C.再进行高温溶胶,温度200℃-350℃,变成液态;D.将液态溶胶射入模具内成形;E.通过冷却水冷却成形,得到若干个呈排列分布的PC间隔柱。
本实施例首先对原材料进行粗加工,随后进行烘干,再进行高温溶胶,使其变成液态;随后将液态溶胶射入模具内成形;通过冷却水冷却成形,得到若干个呈排列分布的PC间隔柱,本发明PC间隔柱制作工艺步骤简易,能够有效降低制作成本,能够进一步提高PC间隔柱自身韧性、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中,温度为110℃,时间为4h。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C中,高温溶胶的温度260℃。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F:将若干个呈排列分布的PC间隔柱通过分离机进行分离处理,得到若干个单独的PC间隔柱。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G:对PC间隔柱进行韧性强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精众塑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精众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31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