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横向二极管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62570.7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5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平;邹华;罗君轶;赵阳;刘竞秀;李泽宏;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861 | 分类号: | H01L29/861;H01L29/06;H01L21/329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横向 二极管 器件 | ||
1.一种横向二极管器件,其元胞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衬底电极(12)、P 型半导体衬底(11)、介质层(10)和 N-半导体漂移区(8),所述 N-半导体漂移区(8)顶层一侧设置 P 型半导体基区(7),另一侧设置 N+半导体漏区(9);所述 N+半导体漏区(9)上表面具有阴极金属(4);所述 P 型半导体基区(7)顶层远离所述 N+半导体漏区(9)的一侧并排设置紧密接触的 P+半导体接触区(5)和 N+半导体源区(6),所述 N+半导体源区(6)位于靠近所述 N+半导体漏区(9)的一侧且其深度不超过所述 P+半导体接触区(5)的深度;
其特征在于,所述 N+半导体源区(6)靠近所述 P 型半导体基区(7)的上表面、P 型半导体基区(7)的上表面和所述 N-半导体漂移区(8)靠近所述 P 型半导体基区(7)的上表面设置一个沟槽结构,所述沟槽结构上具有栅极结构,所述栅极结构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介质层(3)、多晶硅(2)和阳极金属(1),且所述多晶硅(2)的下表面最底部低于所述沟槽结构的最顶部;所述阳极金属(1)延伸至所述 N+半导体源区(6)和 P+半导体接触区(5)的上表面;
所述多晶硅(2)向所述 N+半导体漏区(9)方向延伸并与所述 N-半导体漂移区(8)上表面接触形成异质结,且所述多晶硅(2)与所述 N+半导体漏区(9)不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横向二极管器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 P 型半导体基区(7)和 N+半导体漏区(9)之间的所述 N-半导体漂移区(8)内设置横向超结结构,所述横向超结结构包括交替排列的 N 柱和 P 柱。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横向二极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结构的最顶部高于所述阳极金属(1)的下表面最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横向二极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结构向所述 N+半导体漏区(9)方向延伸并与所述 N-半导体漂移区(8)上表面接触,且所述栅极结构和所述N+半导体漏区(9)不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 1、2、3 或4 中任一项所述的横向二极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二极管的体材料为硅、碳化硅、砷化镓、氮化镓、锗、金刚石、氧化镓或硅锗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横向二极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异质结中宽禁带材料和窄禁带材料分别为碳化硅和硅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257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流保护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