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滤池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2214.5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3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翔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B3/02;E03F5/00;E02D17/02;G01D1/18;G01D21/02;C02F3/04;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光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观察口 生物滤池 观察井 门板 海绵 城市生态 滤池 雨水收集系统 紧密贴合 连接设置 气体通过 日常维护 竖直设置 橡胶垫层 施工 水池 阻隔 维护 建设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滤池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海绵城市的建设,其解决了工作人员不方便进行日常维护的技术问题,其中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滤池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系统及生物滤池,所述生物滤池一侧设有竖直设置的观察井,所述观察井一侧设有与所述生物滤池相互连接设置的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上设有门板,所述门板四周设有与所述观察口紧密贴合设置的橡胶垫层;通过观察井的设置,在对生物水池进行维护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井进入到生物滤池处,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生物滤池进行日常的维护;且通过观察口及位于观察口上的门板的设置,在不需要使用时,通过门板阻隔观察口,避免水流及气体通过观察口进入到观察井中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滤池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47293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洪处理、净化系统,其包括:雨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以及水循环利用系统,其中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生物滤池,能够有效的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泄洪压力,防止城市内涝,同时,将水资源合理利用。
上述技术方案所披露的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洪处理、净化系统,其通过在城市内铺设透水路面,并通过管路将雨水集中到净水机构中,使得水流能够通过净水机构流入到生物滤池,实现了对水流的清洁,保证了水资源的在回收利用。而为了减少整体系统的占地面积,因此需要将整体结构均布置在地面之下,这样,就导致了对生物滤池进行日常维护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滤池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其具有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生物滤池进行日常维护的特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滤池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系统及生物滤池,所述雨水收集系统与所述生物滤池之间设有导向管,所述地面上设有表层基坑及位于所述表层基坑下方的深层基坑,所述雨水收集系统位于表层基坑内,所述生物滤池位于深层基坑内,所述生物滤池一侧设有竖直设置的观察井,所述观察井水平方向直径至少1m,且所述观察井一侧设有与所述生物滤池相互连接设置的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上设有门板,所述门板四周设有与所述观察口紧密贴合设置的橡胶垫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观察井的设置,在对生物水池进行维护和增加介质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井进入到与生物滤池高度相仿处,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生物滤池进行日常的维护;且通过观察口及位于观察口上的门板的设置,在不需要使用时,通过门板阻隔观察口,避免水流及气体通过观察口进入到观察井中,造成观察井底部潮湿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门板沿其底部与所述观察口相互连接一侧转动设置在所述观察口上,且所述门板上位于其背离所述生物滤池一侧还设有固定门板位于所述观察口上位置的固定插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插销对门板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不需要使用过程中,门板能够始终固定在观察口处,避免了正常使用过程中,门板的晃动;且通过门板沿底部转动设置,当需要使用观察口时,通过转动门板,使得门板能够抵接观察口的底面,从而使得将门板作为底部支撑,避免由于观察口底部湿滑的情况出现。
优选的,所述生物滤池一侧还设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向上延伸设置,所述排风管远离所述生物滤池一端端部设有排风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排风管及排风扇的设置,使得生物滤池中的空气与外界空气之间形成循环,避免内部由于生物发酵,导致不能进入的情况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翔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翔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22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