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2118.0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6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维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K36/90;A61P1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19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组合物 痛风 黄连 车前子 萆薢 清热燥湿 山慈菇 土茯苓 威灵仙 解毒 秦皮 防风 治疗 原料药组成 祛风通络 止痛 重量份 臣药 除湿 配比 湿热 佐药 下行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该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原料药组成及配比如下:秦皮10‑20份,黄连5‑10份,防风10‑15份,车前子10‑20份,土茯苓10‑30份,萆薢10‑30份,威灵仙10‑15份,豨莶草10‑15份,山慈菇3‑30份。本发明以秦皮、土茯苓、山慈菇为君药,共奏清热燥湿、解毒除湿之功;黄连、萆薢、车前子为臣药,黄连助君药清热燥湿,萆薢、车前子利湿热下行,助君药解毒泄浊;防风、豨莶草、威灵仙为佐药,祛风通络止痛,助君臣共抗热邪浊毒之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痛风属于代谢性风湿病的范畴,是指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的血尿酸水平升高,直接导致单钠尿酸盐结晶沉积,急性期以滑膜关节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可并发肾损伤,严重者不仅出现关节破坏。目前国内痛风的患病率为1%~3%,并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西医对本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抗炎控制疾病发作,间歇期持续降尿酸,慢性期防止痛风复发及并发症的治疗。但目前治疗痛风的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存在胃肠道及肝肾损害,降尿酸药物别嘌醇存在严重过敏反应,苯溴马隆存在肝损害及肾间质病变等。中医药以“简、便、验、廉”著称,中草药具有毒副作用小,药性缓和,具有多成分、多效应、多靶点、多功能的持久的整合作用的特色和优势。
痛风归属于中医痹病、热痹、白虎病范畴,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将其命名为“浊瘀痹”。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体虚,或嗜食膏腻,致使脾失健运、水湿内停,痰瘀毒内聚而生湿浊热毒,侵袭筋骨、关节、脏腑,其病机关键在于湿热内蕴,浊毒痹阻。
当代大多数医家治疗痛风的基本准则,病机遵循湿热痰浊、血瘀热毒,治疗时以清热解毒、活血利湿为主。但是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多局限于临床观察和经验介绍,诊疗标准随意性很大,实际疗效并不十分明确,临床医生仅仅局限于对病情的各自认识,极大限制了痛风临床疗效的提高,同时也限制了对疾病本身的认识和思路的统一。
发明人经多年研究,开展了痛风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的摸索工作,认为痛风其基本病机为湿热内蕴,浊毒痹阻而发本病,提出了一种基于“毒痹论”指导思想,以从毒论治为主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目前痛风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原料药组成及配比如下:秦皮10-20份,黄连5-10份,防风10-15份,车前子10-20份,土茯苓10-30份,萆薢10-30份,威灵仙10-15份,豨莶草10-15份,山慈菇3-30份。
优选地,所述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原料药组成及配比如下:秦皮12-18份,黄连6-8份,防风12-14份,车前子12-18份,土茯苓15-25份,萆薢15-25份,威灵仙12-14份,豨莶草12-14份,山慈菇3-20份。
所述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为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剂型。该中药组合物直接或间接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剂型。
优选地,所述剂型为汤剂、散剂、丸剂或膏剂。
所述的剂型均为经常规工艺制备得到,如:
所述的汤剂:是将原料药饮片混合加水浸泡,煎煮,去渣取汁而成的液体剂型。一般煎药前,先将原料药浸泡20-30分钟,煎药用具以瓦罐或砂锅为好,煎药用水以水质纯净为原则,每剂药一般煎煮2次,一般以浸过药面3-5cm为宜,每次煎的量100-200ml左右。
所述的散剂:是将原料药粉碎,混合均匀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维,未经刘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21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