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用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62094.9 | 申请日: | 2018-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5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邵彦坡;于天丛;陈军;刘希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N43/40 | 分类号: | A01N43/40;A01N35/10;A01P7/04 |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李祺 |
| 地址: | 266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杀虫组合物 氟啶虫酰胺 硫肟醚 菜青虫 害虫抗药性 环境安全 增效作用 作物品质 作物生长 作用机制 作用位点 持效期 杀虫谱 无残留 重量比 单剂 防效 配伍 相配 叠加 应用 延缓 无公害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农用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包括有效成分和辅助成分,所述有效成分为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所述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的重量比为1:50~50:1。本发明提供的农用杀虫组合物相比于单剂药剂显著扩大杀虫谱,持效期长,低毒,无残留,无公害,对环境安全,有助于作物生长,提高作物品质;现有技术中未揭示采用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相配伍的农用杀虫组合物,且两者配伍、由不同作用机制的有效成分组成,作用位点增加,增效作用明显,且并非仅仅是各组分活性简单的叠加,其能够实现药效大幅提高,有利于克服和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尤其针对菜青虫具有较好的防效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用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硫肟醚是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湖南基地湖南化工研究院1998年自主设计、合成创制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酯拟除虫菊酯类新型杀虫剂。纯品为无色结晶,工业品为淡黄色固体,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难溶于水,对光和热稳定。它能有效防治多种作物(如蔬菜、水稻、茶叶等)上鳞翅目、同翅目等多类害虫,杀虫谱广,作用迅速。适于防治对合成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农药产生抗性害虫。
氟啶虫酰胺,外观为白色无味固体粉末,熔点157.5℃,蒸气压(20℃)2.55x10-6pa,溶解度(g/L,20℃):水5.2、丙酮157.1、甲醇89.0,对热稳定。氟啶虫酰胺简单的分子结构中既含有三氟甲基,又引入了烟酰胺结构,其作用机理独特,生物活性极高,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尤其有效。它是一种新型低毒吡啶酰胺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还具有很好的神经毒剂和快速拒食作用。
含有单一活性组分的品种在农用虫害防治上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防治效果差,施药剂量大易产生抗药性,施用次数多加重环境污染等。对于防治农业上产生抗性的害虫,一种办法就是推出两种无交互抗性的有效成分进行复配。其他的办法比如作物布局调整、不同农药轮换等,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难真正起到明显的效果。
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害虫最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可以提高防治效果,扩大防治范围,减少有效成分的用量,节约用药成本,降低环境污染,是综合防治害虫的重要手段。针对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单一使用时,均有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目前并没有关于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二者的复配药物,而农用的其他杀虫组合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农用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农用杀虫组合物,包括有效成分和辅助成分,有效成分为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所述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的重量比为1:50~50:1。
作为优选:有效成分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的重量比为1:10~10:1。
作为优选:所述有效成分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占所述农用杀虫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80%。
作为优选:所述有效成分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占所述农用杀虫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1%~51%。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成分包括载体和助剂,所述载体为水和/或填料,所述助剂包括表面活性剂。
所述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或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剂可以是非离子或阴离子型的,也可以是两种类型复合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分散剂和润湿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20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