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塑承插柔性连接钢带管及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1983.3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4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塑科技发展(贵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23/18 | 分类号: | B29D23/18;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514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带 管主体 注塑 柔性连接 承插口 承插 承口 插口 插口位置 阶梯结构 一体注塑成型 安装密封 工艺领域 阶梯密封 应用 加工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钢带管加工制造及安装密封工艺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承插柔性连接钢带管及应用方法,所述柔性连接钢带管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钢带管主体,所述钢带管主体端部注塑有承插口,所述承插口包括分布于钢带管主体两端的承口和插口,所述钢带管主体的承口和插口位置处均设有阶梯结构。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承插柔性连接钢带管,通过所述钢带管主体端部注塑有承插口,所述承插口包括分布于钢带管主体两端的承口和插口,所述钢带管主体的承口和插口位置处均设有阶梯结构的设置,实现了阶梯的柔性连接钢带管,便于两个或若干注塑承插柔性连接钢带管的阶梯密封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带管加工制造及安装密封工艺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承插柔性连接钢带管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相关技术/产品开发现状:国内现有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主要由内层、螺旋钢带波峰、外层组成,生产时,内层、螺旋钢带波峰、外层均在机台模具上一次成型,形成最终的钢带管成品;安装连接主要采用热熔挤出焊接、电热熔带连接、热收缩管(带)连接和卡箍连接等四种连接方法,此种生产工艺方式及安装存在如下问题:
1、 钢带管前后两端露出钢带出现生锈
国内现有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主要由内层、螺旋钢带波峰、外层组成。生产时会出现因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没及时对管材前后两端裸露钢带作适当的涂抹保护,导致裸露钢带,从而影管材性能及外观。
2、 热熔挤出焊接的结构
热熔挤出焊接是采用专用热风挤出焊接工具,先将管材被连接两端加热,焊枪挤出熔融的聚乙烯料,把连接缝两端的聚乙烯材料熔融接成一体的连接方法,属刚性连连。焊接前先检查待焊接管材两端面是否切割平整(如端面不平整,应进行修)。
3、电热熔带连接
检查管道和电热熔带是否有损伤,对齐管道和清除杂,用洁净的布彻底将管道的外表面和电热熔带的内壁上的杂物清除掉(包括水气),用电熔带将已水平对齐的管道的要连接的部分紧紧圈住。外面再用耐热带紧固,将焊机的输出线端与电热熔带的连接线头相连接,焊接在电熔焊机上设定好时间和档位,焊接结束要充分冷却后才能移动管材。
4、热收缩管(带)连接
热收缩管(带)连接是采用纤维增强聚乙烯热收缩带做内层,热收缩管做外层,热收缩管内表面涂有热熔胶,经加热后与的将相邻管端贴合紧箍连成一体的连接方法。
5、卡箍连接
卡箍连接是通过螺栓和两个半圆形外套筒将相邻管端紧固,并采用套筒和管壁间的橡胶塞而达到密封要求的连接方法。
当前塑料管市场不规范,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的连接产品也不例外,连接用的热收缩管和电热带产品都没有行业标准做依据,热熔挤出焊接,热收缩套连接,电热熔带连接卡箍式连接。均为刚性连接,以上三种连接方式及密封性能,对同轴度的要求都比较高,对施工场地环境要求也较高,而且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现象,如南方沿海施工挖槽后槽底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此时就不能通过,电热熔连接,热收缩套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注塑承插柔性连接钢带管,通过所述钢带管主体端部注塑有承插口,所述承插口包括分布于钢带管主体两端的承口和插口,所述钢带管主体的承口和插口位置处均设有阶梯结构的设置,实现了阶梯的柔性连接钢带管,便于两个或若干注塑承插柔性连接钢带管的阶梯密封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注塑承插柔性连接钢带管,所述柔性连接钢带管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钢带管主体,所述钢带管主体端部注塑有承插口,所述承插口包括分布于钢带管主体两端的承口和插口,所述钢带管主体的承口和插口位置处均设有阶梯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塑科技发展(贵阳)有限公司,未经联塑科技发展(贵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19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