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反应堆联合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1700.5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6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孙陆军;柏云清;王明煌;朱志强;吴宜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1K27/00 | 分类号: | F01K27/00;F03G6/06;F01D15/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郭华俊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回路 核反应堆 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 太阳能光热发电 太阳能集热模块 蒸汽发生器 汽轮机 热交换器 蒸汽推动 蒸汽 上循环管道 太阳能光热 发电 热量传递 联合 发电机 启停 运送 机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联合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包括第一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第三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上设有核反应堆、热交换器,所述核反应堆产生的热量经过第一循环回路上循环管道传入到热交换器内,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上设有太阳能集热模块和蒸汽发生器,所述第二循环回路将太阳能集热模块和核反应堆产生的热量传递到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所述蒸汽运送到第三循环回路上的蒸汽推动汽轮机,所述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本发明将核反应堆与太阳能光热发电相结合,形成核反应堆联合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解决了太阳能光热夜晚不能发电以及因此引起的机组频繁启停问题,提高了太阳能光热发电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反应堆联合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和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各国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尤为重视。太阳能是一种资源极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和利用清洁、无污染,有助于解决我国目前大气环境问题。太阳能光热发电是一种通过集热装置收集太阳光用于产生蒸汽,利用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的技术,由于太阳能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太阳能光热发电面临夜晚不能发电以及因此引起的机组频繁启停问题,且白天发电时其受自然天气影响较大,对输出功率控制能力差,甚至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需要进一步发展,公开号:CN106677990A,专利名称为光热发电系统,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光热发电互补系统,提高了风力发电利用率,解决了部分“弃风”问题,但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光热发电均受自然天气影响,两者结合后太阳能光热发电的稳定性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专利申请号:201120305189.7,专利名称为一种双罐熔融盐储热系统,利用双罐熔融盐进行储热,解决了太阳能光热发电夜晚停机问题,但熔盐罐的储热能力一般只有几小时至十几小时,太阳能光热发电仍比较被动,不具有较好的功率调节能力和调节灵活性。公开号:CN106837717A,专利名称为一种光热发电与生物质能互补发电系统,利用燃烧生物质补充蒸汽,提高了太阳能光热发电的稳定性,但燃烧生物质会产生烟气污染大气环境,使太阳能光热发电失去环保优势。公开号:CN107576083A,专利名称为槽式太阳能燃气互补热发电装置,采用燃烧燃气对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进行补热,延长了发电小时数,但同样会产生温室气体,污染大气环境。专利申请号:201210549619.9,专利名称为太阳能与风能互补型热、电联产系统,将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光热发电互补,提高了风能利用率,但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光热发电都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均受自然天气影响,即使将两者结合也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太阳能光热发电的稳定性,且其将风力发出的高品位电能转化为低品位的热能,利用这些热能重新又去加热蒸汽发电,从而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效率。
核能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接受,提高核能在电力装机规模中的比重,是减少我国雾霾天气和降低大气环境污染有效方法之一。将核能与太阳能光热发电相结合,形成核反应堆联合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既能解决太阳能光热夜晚不能发电以及因此引起的机组频繁启停问题,又能提高太阳能光热发电的调节灵活性,特别适用于电网调峰,且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实是一举多得之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核反应堆联合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将核反应堆与太阳能光热发电相结合,形成核反应堆联合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解决了太阳能光热夜晚不能发电以及因此引起的机组频繁启停问题,提高了太阳能光热发电的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反应堆联合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包括第一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第三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上设有核反应堆、热交换器,所述核反应堆产生的热量经过第一循环回路上循环管道传入到热交换器内,所述热交换器将热量传递给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上设有太阳能集热模块和蒸汽发生器,所述第二循环回路将太阳能集热模块和核反应堆产生的热量传递到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所述蒸汽运送到第三循环回路上的蒸汽推动汽轮机,所述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17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