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坠落势能转换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61286.8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2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谢茂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惠英 |
主分类号: | B66B5/28 | 分类号: | B66B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轿厢 电梯坠落 焊接板 凸台 势能转换装置 电梯轿厢 电梯井壁 对称 底部中心位置 电梯领域 下端 电梯 伤害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梯坠落势能转换装置及方法,包括电梯轿厢(1)和电梯井壁(2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1)底部和电梯井壁(21)中心的电梯井底上方分别固定有凸台。所述电梯轿厢(1)底部中心位置固定有一级轿厢凸台(2),所述一级轿厢凸台(2)下端对称的两个方位分别固定有一级轿厢竖焊接板(4),对称的另外两个方位分别固定有一级轿厢横焊接板(3),所述一级轿厢横焊接板(3)和一级轿厢竖焊接板(4)下方固定有二级轿厢凸台(5)。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坠落势能转换装置及方法,防止电梯坠落带来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电梯坠落势能转换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坠落事故时常发生,现在有很多电子锁止系统和机械锁止系统保证电梯事故或者停电后防止电梯坠落带来的伤害,以上系统仍然有失效的可能,例如缆绳断裂电梯直接坠落,此时就需要一种能够在最后实现防止电梯坠落带来的伤害的装置和方法,作为最后的保险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坠落势能转换装置及方法,防止电梯坠落带来的伤害。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一种电梯坠落势能转换装置,包括电梯轿厢和电梯井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底部和电梯井壁中心的电梯井底上方分别固定有凸台;所述电梯轿厢底部固定的凸台包括一级轿厢凸台,其固定于电梯轿厢底部中心位置,所述一级轿厢凸台下端对称的两个方位分别固定有一级轿厢竖焊接板,对称的另外两个方位分别固定有一级轿厢横焊接板,所述一级轿厢横焊接板和一级轿厢竖焊接板下方固定有二级轿厢凸台,所述二级轿厢凸台下端对称的两个方位分别固定有二级轿厢竖焊接板,对称的另外两个方位分别固定有二级轿厢横焊接板,所述二级轿厢竖焊接板和二级轿厢横焊接板下方固定有三级轿厢凸台;所述电梯井壁中心的电梯井底上方固定的凸台包括一级井底凸台,其固定于电梯井壁中心的电梯井底上方中心位置,所述一级井底凸台上端对称的两个方位分别固定有一级井底横焊接板,对称的另外两个方位分别固定有一级井底竖焊接板,所述一级井底横焊接板和一级井底竖焊接板上方固定有二级井底凸台,所述二级井底凸台上端对称的两个方位分别固定有二级井底横焊接板,对称的另外两个方位分别固定有二级井底竖焊接板,所述二级井底横焊接板和二级井底竖焊接板下方固定有三级轿厢凸台。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电梯轿厢底部和电梯井壁中心的电梯井底上方一级井底凸台和二级井底凸台之间的一级井底横焊接板和一级井底竖焊接板长度分别大于二级井底凸台和三级轿厢凸台之间的二级井底横焊接板和二级井底竖焊接板焊接板的长度。
一种电梯坠落势能转换方法,包括电梯轿厢和电梯井壁,包括以下步骤:
(1)电梯下端与电梯井底上端的凸台分层级自连接位置逐渐缩小,且每级凸台尺寸不同,其中一个凸台可以套进另一个凸台,次级凸台均大于上一级凸台,即末端凸台均可以套进下一级凸台内,依此类推;
(2)电梯坠落后电梯下端凸台与电梯井底上端凸台套接在一起,保证电梯竖直,当电梯继续坠落电梯下端凸台与次一级凸台之间的焊接板断裂、形变,消耗一定动能和势能,电梯井底上端凸台与次一级凸台之间的焊接板断裂、形变,消耗一定动能和势能;
(3)电梯下端凸台与电梯井底上端凸台套接的过程中两凸台之间的空气被压缩、被排出,电梯一定的动能和势能压缩空气分子对其做功,转换为空气分子的内能和动能;
(4)电梯继续下落每层级焊接板均断裂后所有的凸台套接在一起,每层凸台均发生形变,电梯对每层凸台做功使凸台发生形变继续消耗电梯动能和势能;
(5)电梯停止坠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凸台横向截面可以为圆形、长方形或规则多边形,最优为与电梯轿厢截面长宽比相同的长方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凸台每级高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惠英,未经林惠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12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