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蓝藻水华破碎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1190.1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3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彭亮;单军;韩博平;刘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常州市清水碧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3 | 分类号: | C12M1/33;C12M1/00;C12N1/20;C12N1/02;C12N1/06;C0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琳琳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碎 蓝藻水华 蓝藻 浓缩 蓝藻收集 出料端 蓝藻细胞 破碎处理 进料端 蓝藻液 浓缩藻 连通 处理效率 蓝藻浓缩 水体位置 系统结构 限制因素 移动性能 沉积 节约 | ||
蓝藻水华破碎处理系统及方法,属于蓝藻水华处理领域。系统包括:蓝藻收集浓缩单元,用于收集并浓缩蓝藻水华;以及蓝藻破碎单元,用于破碎蓝藻细胞,蓝藻破碎单元的进料端与蓝藻收集浓缩单元的出料端连通,蓝藻破碎单元的出料端与水底连通。方法包括:利用蓝藻收集浓缩单元在蓝藻水华水体位置收集并浓缩蓝藻水华,得到浓缩藻浆;将浓缩藻浆从蓝藻破碎单元的进料端通入破碎蓝藻细胞,得到破碎蓝藻液;将破碎蓝藻液从蓝藻破碎单元的出料端通入水底沉积。蓝藻浓缩后的处理不会成为蓝藻水华处理的限制因素,处理效率高。系统结构简单耐用、移动性能好、节约成本。工艺简单、灵活性好、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藻水华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蓝藻水华破碎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富营养化已成为全球水体的主要病症,有60%的水体达到富营养化水平。蓝藻水华是当水体处于富营养状态时,在适宜的自然地理条件下淡水水体中某些蓝藻类过度生长繁殖或聚集并达到一定浓度,引起水体颜色变化,并在水面上形成或薄或厚的绿色或者其他颜色的藻类的漂浮物的现象。蓝藻水华已成为全球性的水环境灾害,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对饮用水源地区的蓝藻水华防治高度关注。
蓝藻水华发生具有灾害突然性与持续性的特点。长期以来,由于缺少成套应急处置材料和相关技术,我国每年消耗大量的人力与财力用于蓝藻水华灾害处置。而现有的蓝藻水华处理工艺,蓝藻浓缩后的处理工艺通常成为蓝藻水华处理工艺中的限制因素,影响蓝藻水华处理效率。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藻水华破碎处理系统,蓝藻浓缩后的处理不会成为蓝藻水华处理的限制因素,处理效率高;结构简单耐用、移动性能好、节约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藻水华破碎处理方法,蓝藻浓缩后的处理工艺不会成为蓝藻水华处理的限制因素,处理效率高;工艺简单、灵活性好、成本低。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蓝藻水华破碎处理系统,包括:
蓝藻收集浓缩单元,用于收集并浓缩蓝藻水华;以及
蓝藻破碎单元,用于破碎蓝藻细胞,蓝藻破碎单元的进料端与蓝藻收集浓缩单元的出料端连通,蓝藻破碎单元的出料端与水底连通。
进一步地,蓝藻破碎单元包括乳化泵。
进一步地,乳化泵的个数为至少两个且串联设置。
进一步地,蓝藻破碎单元的出料端伸入水深8m以下。
进一步地,还包括藻浆存储单元,藻浆存储单元连通于蓝藻收集浓缩单元与蓝藻破碎单元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浮动单元,浮动单元设有推进器,蓝藻收集浓缩单元及蓝藻破碎单元均设置于浮动单元。
进一步地,蓝藻收集浓缩单元包括第一收集器,第一收集器位于浮动单元的前进方向的前端处设有蓝藻收集口,第一收集器的内部设有用于将水排入水体的排水泵以及用于与蓝藻破碎单元的进料端连通的藻浆提升泵。
进一步地,还包括处理船,处理船设有控制系统,蓝藻破碎单元设置于处理船,蓝藻收集浓缩单元包括垂直于前进方向上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二收集器,相邻两个第二收集器可拆卸连接,每个收集器位于运动方向的前端处设有蓝藻收集口,每个收集器位于运动方向的后端处设有排水口,每个收集器内设有分别与控制系统通讯连接的排藻泵及排水泵,排水泵的输出端与排水口连通,排藻泵的输出端与蓝藻破碎单元的进料端连通。
进一步地,每个第二收集器设有与控制系统通讯连接的电控柜,排藻泵及排水泵分别与电控柜电连接。
一种蓝藻水华破碎处理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常州市清水碧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暨南大学;常州市清水碧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11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