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处理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61189.9 | 申请日: | 2018-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8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 发明(设计)人: | 田井文;刘洺含;崔迪;谢伟;张姝然;许彦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盛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94 | 分类号: | B01D53/94;B01D53/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 地址: | 13002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汽车尾气净化 处理液 制备 溶剂 柴油车尾气处理 北方寒冷地区 环境无污染 超低温 成本价格 尿素溶液 丙二醇 甲醇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处理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尿素溶液35‑55重量份,甲醇10‑30重量份,丙二醇25重量份以及水10重量份。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汽车尾气净化处理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超低温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组成简单,制备方便,不仅成本价格低廉,使用的溶剂都是采用市售普通的溶剂,而且溶液本身对环境无污染非常环保。非常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冬季使用,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尾气排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汽车柴油发动机尾气排放的净化处理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排放的氮氧化合物和颗粒物对人类健康及大气环境的危害已引起了高度的关注。汽车内燃机排放的氮氧化物绝大部分是一氧化氮(NO),少量是二氧化氮(NO2),一般用氮氧化合物 (NOx)表示。NO是无色气体,本身毒性不大,但在大气中缓慢氧化成NO2。NO2是褐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味,被吸入人体后与水结合成硝酸,引起咳嗽、气喘,甚至肺气肿和心急损伤。NOx是在地面附近形成含有毒臭氧的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报道,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减少这两项排放物的研究,就我国而言,已经实施的“国V”排放标准意味着汽车尾气的排放必须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大量实验研究表明,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 (SCR)是最适合柴油车的“国V”排放解决方案,而这项技术必须利用尿素溶液对尾气中NOX进行处理,因此,车用尿素溶液成了“国V”排放解决方案的必备产品。尿素SCR技术是通过向排气管中喷入一定量的尿素水溶液,尿素再经过蒸发、热解和水解过程得到还原剂NH3,NH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会选择性的将NOX还原为N2,从而实现降低NOX排放的目的。如果载柴油机不装尾气处理液、或装载纯度不高、质量伪劣的处理液,都会使车辆发动机发生自动减速的情况。同时,质量伪劣的柴油机尾气处理液会污染 SCR催化反应罐中的催化剂,造成严重后果。
目前,传统的车用尿素冰点均在-11℃左右,这意味着使用SCR技术的车辆冬季向北不能越过山海关一线,这对于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显然是不可容忍的。解决传统车用尿素存在问题的方法,一般都是在传统车用尿素系统附加防冻液循环加热或电加热的系统以及保温系统,也就是增加加热管回路、温度传感器、保温层等附加零件,这样不仅增加了每辆车的成本 (约1200元),而且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导致故障率升高。此外,冬天起车时需要车辆空转一定时间,需要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上升之后,依靠循环冷却液来融化已经结冰的尿素等缺点。因此,开发超低冰点车用尿素溶液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缺陷和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低冰点的汽车尾气净化处理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处理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尿素溶液35-55重量份,甲醇10-30重量份,丙二醇25重量份以及水10 重量份。
本发明超低温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组成简单,制备方便,不仅成本价格低廉,使用的溶剂都是采用市售普通的溶剂,而且溶液本身对环境无污染非常环保。非常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冬季使用,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尿素溶液由尿素与水组成,其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32.5%。
使用质量分数为32.5%的尿素能够取得最优的净化效果。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由尿素溶液35重量份、分析纯的甲醇30重量份、分析纯的丙二醇25重量份、高纯水10重量份组成。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由尿素溶液55重量份、分析纯的甲醇溶10重量份、分析纯的丙二醇25重量份、高纯水10重量份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盛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春盛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11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