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的双膜反应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0711.1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6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曹俊;刘玲子;谢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图方便(苏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膜 反应器主体 陶瓷膜组件 反应器 挡板 强化气液传质 陶瓷载体表面 可拆卸设置 无机陶瓷膜 抽滤装置 陶瓷载体 微生物膜 污水治理 中间设置 蜂窝状 进水口 内循环 排气口 生物膜 附着 曝气 废水 污水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双膜反应器,属于污水治理领域,包括双膜反应器主体、以及设置在双膜反应器主体外部的进水口和排气口,双膜反应器主体内部底部设置有2组U型管状陶瓷膜组件,且U型管状陶瓷膜组件的底部均设置有接口,接口用于连接曝气或抽滤装置;双膜反应器主体内部还包括可拆卸设置于U型管状陶瓷膜组件上方的蜂窝状的陶瓷载体,陶瓷载体表面附着有微生物膜;双膜反应器主体内部中间设置有一挡板,挡板可使废水在反应器内形成内循环以强化气液传质。本发明在生物膜的基础上结合无机陶瓷膜提高了处理污水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的双膜反应器。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面临着用地面积紧张,处理后作为回用水的出水水质要求高等现状。从国内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情况来看,污水处理厂建设有向小型化、分散化的趋势。一体化反应是小型污水处理的首选,具有占地面积小,建设费用低等特点,而结合一体化设备最常用的处理工艺MBR膜反应器和生物膜反应器,因其处理出水水质高及管理维护方便等特点在污水处理中被普遍采用。然而,单一使用MBR膜反应器或生物膜反应器在运行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不可忽视的缺点。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进行有机污水处理的方法。使用生物膜法有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单位面积的处理负荷;有利于提高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和增加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率,提高脱氮除磷效果;耐冲击负荷力增强;剩余污泥产量少,易于维护,运行管理方便,耗能低。
陶瓷膜又称无机陶瓷膜,是以无机陶瓷材料经特殊工艺制备而形成的非对称膜。陶瓷膜管壁密布微孔,在压力作用下,原料液在膜管内或膜外侧流动,小分子物质(或液体)透过膜,大分子物质(或固体)被膜截留,从而达到分离、浓缩、纯化和环保等目的,与有机膜比较,无机膜具有化学稳定性好、热稳定性高、机械性能优异、通量大、寿命长、容易清洗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制造成本高,运行费用大等问题,特别是容易堵塞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的双膜反应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的双膜反应器,包括双膜反应器主体、以及设置在双膜反应器主体外部的进水口和排气口,所述双膜反应器主体内部底部设置有2组U型管状陶瓷膜组件,且所述 U型管状陶瓷膜组件的底部均设置有接口,所述接口用于连接曝气或抽滤装置;所述双膜反应器主体内部还包括可拆卸设置于所述U型管状陶瓷膜组件上方的蜂窝状的陶瓷载体,所述陶瓷载体表面附着有微生物膜;所述双膜反应器主体内部中间还设置有一挡板。
优选的是,所述曝气和抽滤装置可定时对所述接口内进行曝气/抽滤的切换处理。
优选的是,所述U型管状陶瓷膜组件包括陶瓷膜本体和U型壳体,所述 U型壳体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陶瓷膜本体设于所述安装孔内。
优选的是,所述陶瓷膜本体设置有多个流通孔,所述流通孔四周设置有支撑体。
优选的是,所述U型壳体与所述陶瓷膜本体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陶瓷膜本体相配合。
优选的是,所述密封圈的外表壁上设置有密封胶圈螺纹。
优选的是,所述密封圈与所述U型壳体通过所述密封胶圈螺纹旋合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陶瓷膜本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MF微滤层、UF超滤层、 NF纳滤层、RO防渗透层。
优选的是,所述MF微滤层、UF超滤层、NF纳滤层、RO防渗透层内部均成蜂窝状。
优选的是,所述MF微滤层、UF超滤层、NF纳滤层、RO防渗透层上孔的密集程度自外向内呈递增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图方便(苏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图方便(苏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0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双重曝气机构的脉冲式曝气池
- 下一篇:组装曝气增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