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低喷气噪声的双涵道涡轮发动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0272.4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3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迪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雅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82 | 分类号: | B23K26/382;B23K26/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5000 安徽省黄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腔 第一滑块 开槽 涡轮发动机装置 滑动配合连接 第一空腔 移动机架 支撑板 涵道 滑腔 噪声 主机 体内 底部端面 顶部端壁 固定配合 激光设备 上下延伸 主机体 转动台 齿条 端壁 伸入 对称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低喷气噪声的双涵道涡轮发动机装置,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加工腔,所述加工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移动机架,所述移动机架的底部端面内设有贯穿前后端面的通开槽,所述通开槽的顶部端壁内设有激光设备,所述通开槽的左右端壁上相对称设有驱进齿条,所述加工腔下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加工腔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末端伸入所述加工腔内,所述加工腔内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顶部外表面固定配合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侧设有转动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轮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降低喷气噪声的双涵道涡轮发动机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发动机制造商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他们正在面临着迄今为止其涡轮机所产生的噪声危害。双涵道涡轮发动机包括位于发动机中的声音衰减板以减少从飞行器发动机发出的噪声。这些声音衰减板通常具有夹层结构,该夹层结构主要涉及复合材料微孔面板蜂窝夹层结构和消音降噪声衬组件,复合材料微孔面板的材料为芳纶纤维复合材料或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复合材料面板通常采用激光钻孔方式加工微孔,传统的激光钻孔加工设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维护成本高,大大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喷气噪声的双涵道涡轮发动机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可降低喷气噪声的双涵道涡轮发动机装置,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加工腔,所述加工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移动机架,所述移动机架的底部端面内设有贯穿前后端面的通开槽,所述通开槽的顶部端壁内设有激光设备,所述通开槽的左右端壁上相对称设有驱进齿条,所述加工腔下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加工腔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末端伸入所述加工腔内,所述加工腔内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顶部外表面固定配合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侧设有转动台,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末端伸入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端面靠近右侧位置处固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左侧延伸设置的第一花键转套,所述第一花键转套的左侧外表面上固设有第一锥轮,所述第一滑腔左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第二滑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滑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左侧末端伸入所述第一滑腔内且与所述第一滑块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调节螺杆右侧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第二空腔内的第二锥轮,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二滑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花键转套,所述第二花键转套的顶部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第二空腔内且与所述第二锥轮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三锥轮,所述第二滑腔的左侧端壁内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右侧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第三空腔内的第四锥轮,所述第一滑块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顶部末端伸出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端面外且与所述转动台的底部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底部末端固设有伸出所述第一滑块底部端面外且与所述第一锥轮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五锥轮,所述第二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设有第四空腔,位于所述第四空腔右侧的所述第二滑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的底部末端与固嵌于所述第二滑腔底部端壁内的第一电机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四空腔内设有调节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空腔下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内设有动力驱进机构,所述第一花键转套内动力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花键轴,所述第一花键轴的右侧末端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左侧末端动力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机体的前侧端面内设有与所述加工腔相连通设置的入料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雅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市雅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02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