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血液流通的载药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9780.0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0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申祥;蒋佳宝;朱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915 | 分类号: | A61F2/915;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环 连接筋 通孔 血液流通 载药支架 再狭窄 血流 药孔 支架外表面 病变部位 不利状态 纳米涂层 药物释放 治疗周期 单元波 低壁面 多药物 剪切力 螺旋式 盲孔 载药 支架 延缓 交错 停滞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血液流通的载药支架,包括支撑环和连接筋;所述支撑环包括若干单元波;相邻的支撑环通过连接筋连接;所述支撑环与连接筋的筋厚位置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的排列轨迹呈螺旋式;所述支架外表面设有若干载药孔;所述载药孔为盲孔。所述通孔呈用以通过血流,改善支架附近血流停滞,低壁面剪切力等不利状态,降低再狭窄的发生几率。所述载药孔,交错存放不同功效的药物,实现多药物同时作用于病变部位,并通过纳米涂层延缓药物释放,延长治疗周期,进一步降低再狭窄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制造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经皮穿刺血管成形术治疗血管阻塞的扩张式血管支架,具体涉及一种改善血液流通的载药支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引起的各类急慢性血管阻塞疾病,严重危及着人类生命健康与安全。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统计数据分析,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目前针对由血管狭窄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三大类。支架介入治疗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并得到临床广泛运用的一种有效治疗血管阻塞疾病主要方式。
然而,支架介入术后3~6个月内仍有30~50%的再狭窄发生。再狭窄的发生严重影响着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长期疗效,并且再狭窄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较高的致死致残率,因此再狭窄的发生已成为微创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领域引人关注的研究热点。随着人们对再狭窄发生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支架植入病变血管后,改善了局部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使血流流动较好的恢复至正常状态。但支架作为外来物的植入引起了血管内膜的损伤和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增生,进而导致了再狭窄的发生,迫使患者二次手术。为此,药物涂层支架应逆而生,再狭窄率得到了降低,但再狭窄依然较高。同裸金属支架一样,支架附近流速与壁面剪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较低,血液相对滞留时间Relativeresidence time,RRT较长。临床检测表明低壁面切应力区域易发生粥样斑块的聚集。低壁面切应力作用下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其他大分子与内皮细胞相互摩擦,内皮细胞功能与结构形态出现紊乱,促进粥样斑块形成与发展,进而导致血管内再狭窄。高相对滞留时间,高震荡剪切因子,低壁面剪切力,促使血液中的脂质和纤维蛋白在支架植入段滞留,进而诱发斑块形成,形成再狭窄。同时,增加了凝血症的并发,进而增加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导致再狭窄。而且现有的载药支架使用的主要治疗狭窄药物往往比较单一,例如目前常用的药物有雷帕霉素和紫杉醇,雷帕霉素通过阻断依赖性激酶通路,抑制生长因子诱导的激酶抑制剂下调调节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停滞,抑制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而紫杉醇主要抑制生长因子诱导的DNA合成和细胞增殖,并导致细胞凋亡或细胞死亡。两种药物作用机制分别为细胞抑制和细胞毒性,其单一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对再狭窄的治疗依然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血液流通的载药支架,结合多种药物不同的治疗原理,多药物同时作用,改善局部血流动力学参数,提高支架附近壁面剪应力,降低血液相对滞留时间,从而降低再狭窄的发生,提高支架介入术长期疗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血液流通的载药支架,包括支撑环和连接筋;所述支撑环包括若干单元波;相邻的支撑环通过连接筋连接;
所述支撑环与连接筋的筋厚位置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的排列轨迹呈螺旋式;
所述支架外表面设有若干载药孔;所述载药孔为盲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孔的排列轨迹的螺旋角θ不大于45°。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孔的开口方向同螺旋方向一致,所述通孔的位置偏向支架管腔内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孔位于所在支撑环或连接筋厚度H的0.25H~0.5H处。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孔是圆形孔、方形孔、椭圆形孔或三角形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载药孔载药后表面涂纳米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97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打印血管支架
- 下一篇:可调式足部多功能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