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子空间凝聚算法的软组织形变仿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9632.9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6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冬英;张丽丽;魏建崇;黄淑燕;林灵燕;李弘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江夏学院 |
主分类号: | G16H50/50 | 分类号: | G16H50/5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空间 凝聚 算法 软组织 形变 仿真 方法 | ||
1.一种基于子空间凝聚算法的软组织形变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数据预处理与软组织模型的三维重建;
步骤S2、进行软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分析;
步骤S3、采用AABB包围盒与三角形面片相交相结合实现碰撞检测;
步骤S4、进行子空间凝聚算法完成软组织形变仿真计算,包括采用空间核方法实现空间映射,利用贪心算法完成最佳子空间的产生并利用二维分离算法分离出最佳纯子空间;
所述步骤S1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步骤S11、通过中值滤波对VHP图片中的软组织进行预处理,运用限定阈值的区域生长法提取出软组织的轮廓;
步骤S12、利用分区域绘制三角面片的方法对软组织模型进行三维重建;
步骤S13、利用OpenGL对重建后的软组织模型进行渲染;得出软组织模型重建后的效果图;
所述步骤S3中,采用AABB包围盒碰撞检测方法进行软组织模型内部区域处理,再用三角形面片相交的检测方法处理软组织模型边缘部分,从而使得检测过程中保证实时性的同时提高了碰撞检测的精确度;
所述步骤S4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采用贪心法,产生候选子空间,再对候选子空间进行筛选;接着通过先对几何距离进行判断来计算子空间凝聚力大小,根据子空间凝聚力大小为单元选择最佳子空间;而后采用二维空间计算分离最佳纯子空间;最后便可以进行软组织形变仿真;
其中子空间凝聚力计算如下:
子空间的组成与属性A和单元E相关,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凝聚力F;因此,子空间可以表示为S={A,E,F},其中而整个子空间对某个单元的引力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得到:
首先,可以计算单元M受到单元N的引力,其引力大小可用以下如公式(4)表示:
CM表示该子空间里单元M所包含的属性个数,CN表示该子空间里单元N所包含的属性个数,表示单元M和单元N的几何距离,满足公式(4),G是万有引力中用到的引力常量;
接着,可以根据凝聚力的概念:一个包含n个单元的子空间,其中的任意一个单元会受到另外的n-1个单元的引力作用,该引力即为凝聚力,其大小可用公式(5)表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子空间凝聚算法的软组织形变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运用限定阈值的区域生长法提取出软组织的轮廓,是利用软组织和周围环境间的灰度值分布的明显区别来实现的,由于软组织的像素值为周围环境最高像素值的8/20,因此,选择的限定阈值为图像中最高像素值7/20,其中限定阈值与相邻像素差之间的关系如式(1)所示:
|f(x,y)-f(x0,y0)|<T0且f(x,y)<T (1)
式中,(x0,y0)表示图片中软组织区域的生长点,T0为软组织所在区域的生长阈值,此外,(x,y)表示(x0,y0)邻域中的点,当(x,y)满足以上不等式关系时,(x0,y0)所在的区域M满足M=M+(x,y);其中的T满足等式(2)
T=fmax(x,y)*7/20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江夏学院,未经福建江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96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