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羌活在制备防治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59169.8 | 申请日: | 2018-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5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明;于光;唐宗湘;阮永兰;王地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6/237 | 分类号: | A61K36/237;A61P25/00;A61P25/02;A61K12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杨海军 |
| 地址: | 2100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羌活 提物 小鼠 制备 坐骨神经 神经病理性疼痛 活水 疾病药物 疼痛反应 结扎 防治 应用 神经病理性痛 神经病 痛觉 动物模型 临床功效 慢性疼痛 模型实施 药理活性 治疗药物 筛选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羌活在制备防治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在羌活现有药理活性的基础之上,通过大量实验深入研究筛选其新的临床功效,本发明通过坐骨神经结扎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的慢性疼痛动物模型,研究羌活水提物对小鼠痛觉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坐骨神经结扎模型实施7天后,能够引起小鼠明显的疼痛反应,而口服羌活水提物能够显著抑制小鼠的疼痛反应。本发明提供的羌活水提物可制备成高效、低毒的防治神经病理性痛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单味药的新用途,具体涉及羌活在制备防治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中药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ex H.T.Chang或宽叶羌活Notoprerygium forbesii Boiss.的干燥根茎及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省。根据药材形态,中药羌活分为“蚕羌”、“大头羌”、“竹节羌”和“条羌”;根据产地不同,可以分为川羌和西羌。川羌主要是以羌活为主,主要产地是四川绵阳、阿坝、甘孜等地。西羌主产于甘肃、青海等地,产品为羌活和宽叶羌活。传统中药羌活为常用中药,历史悠久,其所含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预防风湿,抗炎、解热、抗过敏、增加脑血流量、抗血栓形成、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多用于治疗中风偏瘫、白癜风、阳痿、痛经、小儿癫痫、肾炎水肿、冠心病心绞痛、头痛等疾病。
神经病理性疼痛最新定义为影响躯体感觉系统的疾病或病损所直接引发的疼痛。以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和感觉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可由手术、外伤、神经系统疾病或累及神经系统的全身性疾病、感染等引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神经病理性痛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为6%~8%;神经病理性痛疼痛剧烈,且多为慢性,相当一部分患者疗效差,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渐成为全球负担性疾病。近年来,神经病理性痛因其高发病率和低治愈率而逐渐受到多学科的重视。随着神经病理性痛动物模型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神经病理性痛机制研究也更加深入。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与外周敏化、中枢敏化、持续性交感痛及下行通路去抑制等有关。神经病理性痛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症状之间关系复杂,虽然治疗方法众多,但目前多数患者尚不能治愈;总体治愈率低,多数患者需长期用药,经济负担沉重。不同病因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痛对各种药物的反应、治疗剂量及疗程均不一致,临床需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及治疗敏感性合理用药。
虽然神经病理性痛的治疗手段很多,但药物治疗依旧是其主要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治疗药物有阿片类物质、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局部治疗药物等。
(1)阿片类镇痛药
很多临床研究都已发现阿片类药物在神经病理性痛中有着明显的镇痛效果。阿片类药物治疗神经病理性痛的疗效可与抗抑郁药和抗癫痫药相媲美,但考虑到其耐受性和成瘾性,阿片类镇痛药常作为神经病理性痛的二线药物。仅对于急性神经病理性痛、难治性疼痛、严重疼痛的短暂加重,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等可作为一线药物使用。此外,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在撤药时也应缓慢进行。
(2)三环类抗抑郁药
三环类抗抑郁药临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神经病理性痛的治疗,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和三叉神经痛等。其副作用常表现为抗胆碱能作用,如口干、便秘、尿滞留及体位性低血压等,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老年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
①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研究显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止痛作用要明显优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这是因为它不仅能够阻断5-羟色胺的再摄取,还能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的通路。其中典型代表为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两者都曾被证实对神经病理性痛治疗有效。
②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91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