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含激光点源的宽光谱分划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7548.3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1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母兴俊;张凯;王加科;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7/34 | 分类号: | G02B2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理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3 | 代理人: | 刘慧宇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含 激光 光谱 分划板 | ||
一种包含激光点源的宽光谱分划板,属于光学测量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应用于能量接收系统的问题,金属圆片与毛玻璃圆片一胶粘在一起,毛玻璃圆片一与毛玻璃圆片二同轴平行设置;光纤依次穿过毛玻璃圆片二和毛玻璃圆片一,且位于两者的中心轴上;毛玻璃圆片二与光纤的套层之间通过胶层一固定粘接;在毛玻璃圆片一的中心位置,光纤的光纤纤芯外部套上陶瓷芯,且两者之间用胶层二胶粘;陶瓷芯与毛玻璃圆片一之间用胶层三胶粘;金属圆片、光纤纤芯与陶瓷芯三者端面平齐,且陶瓷芯的端面与光纤纤芯的轴线垂直;在金属圆片上中心位置,以亮线刻蚀的方式刻上分划十字线,同时,以毛玻璃圆片一作为基底,共同构成宽光谱分划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激光点源的宽光谱分划板,属于光学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分划板是许多光学仪器中的重要配件,可实现对目标进行标识、定位和便于观测等基本功能。在许多光学仪器中,分划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分划板通常与光学成像器件(如CCD)一起使用,以提高仪器的测量精度。
在专利公开号为“CN 206610024 U”专利名称为“一种宽光谱分划板”中,其分划板的基底采用普通玻璃,基底上表面中心位置刻有分划十字,在分划板十字的凹陷处设置有可以将可见光转化为红外光的转换涂层。开启照明光源时,对于红外测试或观察仪器来说,分划板的基底是暗的,分化十字是亮的;对于可见光测试或观察仪器来说,分划板基底是亮的,分划十字是暗的。这样,该分划板可以同时作为可见光和红外光测试仪器的分划板。这种分划板的缺点是当需要提供同一目标对成像光学系统和能量接收系统进行校定时,该分划板只能应用于成像光学系统,而无法应用于能量接收系统。这就需要额外提供一个点光源,与该分划板采用分光路、共焦面设计,分别安装在不同的机械结构上,使用时还需对二者进行同轴调整,这增加了机械结构的复杂性,也会由于运输或使用中温度、振动的影响,使二者之一偏离原始位置,引起焦面偏离、共焦失调,加大了后期装调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应用于能量接收系统的问题,提供一种包含激光点源的宽光谱分划板,既可以作为成像光学系统的分划板,又可以用于测试能量接收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包含激光点源的宽光谱分划板,其特征是,该分划板包括:金属圆片、毛玻璃圆片一、毛玻璃圆片二、胶层一、光纤、胶层二、陶瓷芯和胶层三;金属圆片与毛玻璃圆片一胶粘在一起,毛玻璃圆片一与毛玻璃圆片二同轴平行设置;光纤依次穿过毛玻璃圆片二和毛玻璃圆片一,且位于两者的中心轴上;毛玻璃圆片二与光纤的套层之间通过胶层一固定粘接;在毛玻璃圆片一的中心位置,光纤的光纤纤芯外部套上陶瓷芯,且两者之间用胶层二胶粘;陶瓷芯与毛玻璃圆片一之间用胶层三胶粘;金属圆片、光纤纤芯与陶瓷芯三者端面平齐,且陶瓷芯的端面与光纤纤芯的轴线垂直;在金属圆片上中心位置,以亮线刻蚀的方式刻上分划十字线,同时,以毛玻璃圆片一作为基底,共同构成宽光谱分划板。
所述毛玻璃圆片一与毛玻璃圆片二均由能同时通过可见光和红外光的ZnS材料制成。
所述胶层一、胶层二和胶层三均为双组分的环氧类低应力胶。
一种包含激光点源的宽光谱分划板,其特征是,该分光板包括金属圆片、毛玻璃圆片一、毛玻璃圆片二、胶层一、光纤、胶层二和胶层三;金属圆片与毛玻璃圆片一胶粘在一起,毛玻璃圆片一与毛玻璃圆片二同轴平行设置;光纤依次穿过毛玻璃圆片二和毛玻璃圆片一,且位于两者的中心轴上;毛玻璃圆片二与光纤的套层之间通过胶层一固定粘接;在毛玻璃圆片一的中心位置,光纤的光纤纤芯与套层之间用胶层二胶粘;套层与毛玻璃圆片一之间用胶层三胶粘;金属圆片和光纤的端面平齐;在金属圆片上中心位置,以亮线刻蚀的方式刻上分划十字线,同时,以毛玻璃圆片一作为基底,共同构成宽光谱分划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75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