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享快递盒使用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6960.3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8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卫华;方永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F7/06 | 分类号: | G07F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递 共享 回收 后台服务器 收件 物流运输 用户收取 有效解决 支付信息 支付账号 自动记录 回收柜 折叠 绑定 拆解 寄件 预设 原路 置入 单据 环节 成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享快递盒使用回收方法,其关键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快递公司向用户收取共享快递盒使用押金,并将该快递单据与押金信息、用户的支付信息进行绑定;共享快递盒置入物流运输环节;收件人拆解折叠共享快递盒;收件人通过回收柜执行“回收”操作;后台服务器将共享快递盒押金原路退回到对应支付账号中;收柜每次成功回收一个共享快递盒,自动记录相应的数据;当回收数量达到预设值时,通过后台服务器通知工作人员前来收取;寄件人还可以通过回收柜上执行“获取”操作。本发明所设计的共享快递盒使用回收方法,不仅解决了传统快递盒造成巨大资源浪费的问题,也有效解决了快递员如何提高派送效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享快递盒使用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快递业也进入了爆炸式发展阶段,产生了快递包装盒的巨大需求。现有的快递包装盒绝大多数是纸盒结构,一般为一次性使用,因此,会产生大量的废弃包装盒,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物流企业开始尝试使用pvc材质制成的共享快递盒,这种快递盒可以重复使用多次,减少了资源浪费。但是,这些快递盒在使用时,需要取件人当面签收,快递员取出盒中物品给取件人并顺便回收快递盒,这种操作较为费时,极大的影响快递员的派送效率,因此,难以推广流通。
专利号为CN201711223313.3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共享快递盒接收装置,该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使得快递员能够在用户不能当面签收的情况下也能回收共享快递盒,使快递盒更快的进入循环使用中。但是,这种技术方案仍然需要快递员每派送一件快递都要通过相应装置打开快递盒、取出其中物品、然后带回快递盒,因此,仍然会极大的影响快递员的派送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共享快递盒使用回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共享快递盒使用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享快递盒使用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快递公司通过在线平台向用户收取共享快递盒使用押金,并将该快递单据与押金信息、用户的支付信息进行绑定,上述信息存储于后台服务器中;
第二步,快递公司将快递物品放入共享快递盒内,并将纸质快递单据粘贴于共享快递盒对应位置,然后将共享快递盒置入物流运输环节;
第三步,共享快递盒到达收件人以后,收件人自行打开共享快递盒,取出其中的物品,并将共享快递盒进行拆解折叠,便于投递到回收柜中;
第四步,收件人通过专用的回收柜执行“回收”操作,按回收柜提示将共享快递盒放入回收柜内,完成共享快递盒的回收工作;
第五步,共享快递盒回收到回收柜以后,回收柜通过网络模块发送远程指令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对快递单据、押金信息和支付信息核对无误后,将共享快递盒押金原路退回到对应支付账号中;
第六步,回收柜每次成功回收一个共享快递盒,自动记录相应的数据;当回收柜回收的共享快递盒数量达到预设值时,即通过网络模块发送信息给后台服务器,通过后台服务器通知工作人员前来收取;
第七步,寄件人还可以通过回收柜上执行“获取”操作,根据回收柜的提示信息,在支付押金以后,将柜内的共享快递盒获取使用。
本发明所设计的共享快递盒使用回收方法,与相匹配的共享快递装置配合使用,不仅解决了传统快递盒只能一次性使用造成巨大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快递员在使用共享快递盒时如何提高派送效率的问题。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快递员不需要收件人当面签收,提高了快递员的派送效率;同时,通过支付和退还押金的方式促使收件人能积极主动归还共享快递盒,使得共享快递盒在完成使用后可以快速汇集并顺利回收,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69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