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伞状挤扩钢筋笼加筋钻孔扩底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6199.3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5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魏纲;王新;王辰;董北北;齐永洁;黄时雨;苏鑫杰;郝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5/4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001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筋 钢筋笼 土工布套 活动连接 连接螺栓 挤扩 扩底灌注桩 扩大头 钻孔 挡片 加筋 伞形 直挡 焊接 承载能力 挤扩机 掉渣 箍筋 两段 塌孔 下段 桩基 纵筋 定型 施工 | ||
1.一种伞状挤扩钢筋笼加筋钻孔扩底灌注桩,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笼(1)、伞形挤扩机(2)、变形筋(6)、直挡片(13)、弯挡片(14)和土工布套(21);钢筋笼(1)上部由纵筋(3)和箍筋(4)组成,钢筋笼(1)底部通过连接螺栓(5)活动连接变形筋(6),变形筋(6)分为两段,上下段的变形筋(6)之间通过连接螺栓(5)活动连接,下段的变形筋(6)底部通过连接螺栓(5)与钢筋笼底(7)活动连接;变形筋(6)连接处外侧焊接直挡片(13),内侧焊接呈一定角度的弯挡片(14);变形筋(6)外侧包裹土工布套(21);伞形挤扩机(2)包括伞骨架铰(8)、挤扩机伞形骨架(9)、挤扩机内筒(10)、挤扩机外筒(11)、挤扩机底盘(12)和伞形骨架上盘(18);挤扩机内筒(10)与挤扩机底盘(12)固定连接,挤扩机外筒(11)与伞形骨架上盘(18)固定连接;挤扩机伞形骨架(9)上下端分别通过伞骨架铰(8)与伞形骨架上盘(18)和挤扩机底盘(12)活动连接,上下段的挤扩机伞形骨架(9)之间通过伞骨架铰(8)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状挤扩钢筋笼加筋钻孔扩底灌注桩,其特征在于:变形筋(6)上下接头处分别为曲面凸块(15)和曲面凹块(16),曲面凸块(15)厚度小于曲面凹块(16)的内径;曲面凸块(15)和曲面凹块(16)上均设有圆孔,圆孔内设置连接螺栓(5)连接上下段的变形筋(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状挤扩钢筋笼加筋钻孔扩底灌注桩,其特征在于:直挡片(13)上部焊接于上段的变形筋(6),下部超过变形筋(6)连接处的旋转面(17);弯挡片(14)焊接于上段的变形筋(6)接头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状挤扩钢筋笼加筋钻孔扩底灌注桩,其特征在于:土工布套(21)底部通过扎丝固定于钢筋笼底(7),土工布套(21)侧面折叠通过胶带绑扎在变形筋(6)周围,土工布套(21)上部通过扎丝固定于离变形筋(6)最近的箍筋(4)上;未扩大状态下土工布套(21)折叠收缩在变形筋(6)外侧,扩大状态下土工布套(21)呈伞形展开。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状挤扩钢筋笼加筋钻孔扩底灌注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钢筋笼预制:工厂内进行钢筋笼(1)预制,变形筋(6)接头处加工出曲面凸块(15)和曲面凹块(16)并冲切圆孔;用连接螺栓(5)连接好变形筋(6)及钢筋笼底(7);
2)焊接挡片:在变形筋(6)连接处外侧焊接预制的直挡片(13),内侧焊接弯挡片(14);
3)钢筋笼底部土工布套绑扎:土工布套(21)底部用扎丝固定到钢筋笼底(7),侧面伞状折叠用胶带绑扎在变形筋(6)周围,上部用扎丝固定到离变形筋(6)最近的箍筋(4)上;
4)场地平整与测量放线:施工前先平整场地,清除残石、孤石,施工测量组根据桩基施工的桩位坐标图,在施工场地上对要施工的桩进行放样定位并用醒目十字线定出桩位点,做好标识并妥善保护;
5)钻孔开挖:钻机对准桩位后,进行旋挖钻孔;
6)扩底开挖:钻孔至设计桩底标高时,改用机械伸缩扩头对桩孔底部进行扩孔;
7)清孔:当桩孔底部扩孔完成后,清除孔内泥沙;
8)下放钢筋笼:将钢筋笼(1)吊运至施工部位,笼顶用钢管卡固;
9)挤扩钢筋笼:将伞形挤扩机(2)插至设计深度,通过下压挤扩机外筒(11)带动伞形骨架上盘(18)向下运动,与此同时抽出笼顶钢管,使挤扩机伞形骨架(9)带动耐磨伞面(20)撑开,将变形筋(6)撑开至设计位置;
10)提出伞形挤扩机:上提挤扩机外筒(11)带动伞形骨架上盘(18)向上运动,伞形挤扩机(2)收缩完毕后提出孔口;
11)下导管灌注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导管埋深2-6m并随着混凝土面上升,提升导管;
12)成桩:混凝土灌注完毕后,桩底扩大端处形成有加筋的、外边有伞形土工布套(21)的扩大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61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围钻一体平台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边坡的加固方法及所用微型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