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加工用具有除杂功能的翻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5951.2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5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梅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春满壶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炒筒 翻炒装置 内过滤网 茶叶加工 加热层 除杂 底座 过滤 茶叶 动力装置 方便安全 分离装置 滑动连接 人工干预 阻挡凸起 倒置 内表面 翻炒 沙粒 碎屑 斜斗 制成品 排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加工用具有除杂功能的翻炒装置,包括翻炒装置底座,所述翻炒装置底座包括成品分离装置和斜斗,所述翻炒装置通过若干动力装置滑动连接有倒置的圆柱形翻炒筒;所述翻炒筒由外至内包括翻炒筒外壳、加热层和内过滤网层,所述翻炒筒外壳、加热层和内过滤网层之间均设置有5cm~8cm的距离,所述内过滤网层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等间距的横向阻挡凸起长条,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旋转的翻炒筒,并且在翻炒筒内设置有内过滤网层,使得内部翻炒的茶叶能够得到较好的过滤,包括沙粒和部分碎屑都可以经过改发明装置排放到外面,从而确保茶叶制成品的品质,并且这个过滤的过程基本上不需要太多的人工干预,方便安全,效率也有很大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加工用具有除杂功能的翻炒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是当今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主要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等六大茶类。揉捻是茶叶初制中的一个重要工序,除了白茶类和绿、黄茶中有些不需要揉捻外,一般在制茶过程中都有揉捻工序。揉捻是运用搓揉的方法破坏茶叶的组织细胞、挤出茶汁、使叶片成条的茶叶初制工序;
一般情况下,制茶工艺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晾青:时间先短后长,摊青先薄后厚。
杀青:是利用高温处理新鲜的茶叶,使之变软,保持绿色,并失去一部分水分,便于揉捻。
温度:280~300℃。
目的:利用高温杀死青叶中的催化酶,使酶失去活性,保持叶片绿色,借热化学反应,消除叶中青臭、苦、涩味,转化为具有花香醇味的杀青叶。
揉捻:茶叶含水量60%为宜,适于整形;提高叶温,揉捻可塑性增强。
闷堆:将锅炒的茶叶,堆积盖布闷黄。
发酵:决定茶叶色、香、味品质的关键。发酵由揉捻开始,因揉捻的压力作用,叶细胞受损,多酚类霉促氧化受损,聚合加速进行,而开始发酵。发酵温度初期32℃~40℃。后期15℃~18℃。发酵初期氧化速度大,要充分供氧,室内宜通风良好。
干燥:
第一阶段:蒸发水分,制止促霉作用,失水快,含水量60%左右降至47%左右,利于除去异杂气味,提高温度,增加通风量。
第二阶段:整形(揉捻),含水量降至18%左右。
第三阶段:足干,含水量5%左右。
干燥温度80℃~130℃左右。
在杀青的过程中需要对茶叶进行翻炒,有时候也称杀青为炒青。
例如,申请号为CN201711462444.7,专利名称为一种可全方位作业的茶叶翻炒装置的发明专利:
该发明使得翻炒的效率大大的提高,避免了边缘区域茶叶受热不均匀的现象。
但是,现有的茶叶翻炒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茶叶的翻炒过程相对封闭,由于茶叶基板上都是人工采摘的,茶叶之中还包括了很多的杂质,有些是沙粒,有些是较小的碎叶,如果不对其杂质进行去除,会影响茶叶的成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加工用具有除杂功能的翻炒装置,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茶叶加工用具有除杂功能的翻炒装置,包括翻炒装置底座,所述翻炒装置底座包括成品分离装置和斜斗,所述翻炒装置底座通过若干动力装置滑动连接有倒置的圆柱形翻炒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春满壶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春满壶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59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牛茶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茶叶加工用双层滚筒杀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