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榈木嫁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5561.5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6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文虹;周洁尘;朱天才;方亮;吴红强;冯加生;林波;钟行;彭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湘潭市金鸡岭国有林场) |
主分类号: | A01G2/30 | 分类号: | A01G2/3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地址: | 411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花 嫁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榈木的嫁接繁殖方法,以花榈木或鄂西红豆为砧木,以花榈木当年生枝条为接穗,在3月底至4月底,运用本发明方法嫁接。本发明的优点是,成功运用嫁接对花榈木进行无性繁殖,成活率在90%以上,萌发率在80%以上,萌发后当年生长高度可达0.8m以上,解决了花榈木无法通过嫁接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花榈木无性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榈木高效嫁接方法。
背景技术:
花榈木(Ormosia henryi Prain)为蝶形花科红豆属植物,树皮灰绿色,平滑,有浅裂纹,奇数羽状复叶,上面深绿色,光滑无毛,下面及叶柄均密被黄褐色绒毛,主要产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东南部),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木质优良,是我国重要的珍贵商品用材树种之一,且其树形优美,非常具有园林观赏价值,亦可作庭院及行道绿化树种。近些年来,由于人工过度采伐,及生态环境的破坏,野生花榈木愈来愈少。同时花榈木种子的种皮坚硬而致密,透水透气性差,在自然状态下,很难发芽,自然繁殖力极弱。因此对人工繁育花榈木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花榈木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00年才有学者对花榈木进行相关研究,目前花榈木人工繁殖多采用种子繁殖,现有常规无性繁殖法中,除了根插之外未见其他无性繁殖方法报道。本发明花榈木嫁接方法是通过对花榈木物候的长期观察,以及嫁接的实践研究,发明出一套简单易操作,成活率极高的花榈木嫁接技术方案,大大加快了苗木成林的速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还填补了花榈木人工无性繁殖技术的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花榈木单一用种子繁殖的现状,而提供的一种成活率高,成型快,培育周期短的嫁接无性繁育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花榈木的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砧木表面划两条与砧木枝干平行的直线,深达木质部,宽度以能插入接穗的粗度为准,在两条平行线顶端之间横切一刀,剥离皮层至平行线底部,截断皮层至平行线中部的位置,待接穗的插入。
(2)接穗的准备:
A、刀片在枝条的芽点下方以20-30°角(优选30°角)向下倾斜削入,深度达穗条直径的1/4-1/3(优选1/4),然后继续向下以40-60°角(优选45°角)倾斜将穗条削断;
B、芽点上端枝条平切切断;
C、在接穗削面的背面从上至下再削一宽度与砧木上的剥离皮层相当的长削面,深达木质部。
(3)固定:接穗以芽向上的方式将接穗的长削面紧贴步骤(1)剥离皮层后的砧木,接穗上端露白,砧木上留下的皮层将接穗托住,将接穗连同皮层一起包扎固定在砧木上,叶柄与芽点裸露在外。
(4)套袋:将透明封口袋套于接穗处。
所述的花榈木的嫁接方法,优选嫁接时间选择在3月25日至4月30日。进一步优选嫁接时间为4月上旬。
所述的花榈木的嫁接方法,优选选择花榈木或鄂西红豆为砧木。因花榈木种源稀少,故选择地径在1cm以上的鄂西红豆作为砧木。
本发明优选砧木在嫁接操作前一段时间,加强砧木的水肥管理,以促进树液流动,累积充足养分。
所述的花榈木的嫁接方法,优选步骤(1)中砧木地径1-2cm,砧木上所划直线长度为2.5-3cm;步骤(2)接穗芽点上、下方的削面与芽点相距为0.4-0.6cm(优选0.5cm)。
本发明优选嫁接时要避开雨天、大风及高温天气,采集花榈木树冠外围向阳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湘潭市金鸡岭国有林场),未经湘潭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湘潭市金鸡岭国有林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55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