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源于黄刺蛾的杀螨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5331.9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1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强;梅鹏颖;刘佳玮;潘婷;张圆圆;谢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西藏农牧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N63/14 | 分类号: | A01N63/14;A01P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阴知见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源于 黄刺蛾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源于黄刺蛾的杀螨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农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杀螨活性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1‑16%的黄刺蛾提取物、1‑6%的分散剂、1‑4%的增稠剂、0.5‑4%的乙二醇防冻剂、0.1‑2%的正辛醇消泡剂、2‑10%的增效剂以及60‑94.4%的去离子水。一种源于黄刺蛾的杀螨活性组合物在杀螨生物农药制备领域中的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其杀螨效果显著。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新的动物源杀螨活性组合物,扩大杀螨物质的种类;另一方面增加对黄刺蛾的有效利用途径,减少黄刺蛾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源于黄刺蛾的杀螨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Walker)是一类重要的食叶害虫,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食性杂,其主要危害枣树、梨、板栗、杨树、桃等120多种树木,是林业发展的一大阻碍因素。黄刺蛾属鳞翅目Lepidoptera,刺蛾科Limacodidae。幼虫不断取食树木的叶子,甚至可以将整棵小树苗吃光,对寄主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其发生情况逐年加重,当前有效的防控措施是对其低龄幼虫进行施药处理,但一旦错过防治适期,防治难度剧增。
螨类的发生为害十分严重,遍及世界范围内的任何农作物和地区。其中,棉花、果树、茶等经济作物受害最重。螨类虽然个体小,但繁殖快,代数多,适应性强,且易产生抗药性,是公认的最难防治的有害生物群落之一。在当前乃至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对螨类的控制都离不开有效的杀螨药剂。但是,目前的杀螨剂多为化学杀螨剂,不仅存在种类少,作用机制单一,杀螨效果不理想,对环境不友好等诸多弊端,还容易诱发螨类产生抗药性。但对于生物源杀螨剂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植物源和微生物源,对于动物源杀螨剂的研究很少,研究较为深入的就是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本发明主要涉及到从一种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害虫体内提取活性物质,并用于防控植物性螨类的杀螨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具体用途。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源于黄刺蛾的杀螨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源于黄刺蛾的杀螨组合物在杀螨生物农药制备领域中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源于黄刺蛾的杀螨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属于动物源杀螨剂,所述动物源杀螨剂中动物源为黄刺蛾提取物。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包含以下组分:1-16%的黄刺蛾提取物、1-6%的分散剂、1-4%的增稠剂、0.5-4%的乙二醇防冻剂、0.1-2%的正辛醇消泡剂、2-10%的增效剂以及60-94.4%的去离子水。
优选的,所述黄刺蛾提取物为黄刺蛾乙醇提取物、黄刺蛾乙酸乙酯提取物、黄刺蛾乙醚提取物、黄刺蛾氯仿提取物、黄刺蛾苯提取物以及黄刺蛾石油醚提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羟丙甲基纤维素、吐温8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聚乙烯吡咯烷酮K90、木质素磺酸钠、泊洛沙姆188、聚乙二醇单-4-壬苯醚、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醚硫酸盐、斯盘80等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所述增稠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乙烯二醇单-4-壬苯醚、蔗糖、黄原胶、硅藻土、聚乙烯醇、有机润土、聚乙烯醇4000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增效剂为为CH8O3、CH9O32、增效王、安融乐、渗透剂、倍创、JJY3、增效醚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所述组合物由5%的黄刺蛾石油醚提取物、3%的十二烷基磺酸钠与聚乙烯二醇-单-4-壬苯醚按照1:1的重量组成比分散剂、2%的聚乙烯醇增稠剂、2%的乙二醇防冻剂、0.4%的正辛醇消泡剂、5%的CH803增效剂以及82%的去离子水组成。
优选的,所述黄刺蛾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西藏农牧学院,未经西南大学;西藏农牧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53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