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连接器弹片焊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4381.5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2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熊斌;侍海东;朱杰;马静昊;张启航;季伟;孙宇;郭振杰;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睿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00 | 分类号: | B23K11/00;B23K11/31;B23K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张红;程立民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弹片 焊接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弹片焊接装置,由弹片上料机构、弹片上料机械手、本体上下料机械手、本体上料机构、碰焊机构、本体、弹片、振动输送轨道、推位支架、推位气缸、弹片送料座、导向滑组、支撑架、滑动导柱、直线电机、直线轴承组件、垂直导柱、端板、限位螺栓、垂直气缸、连接板组、吸盘、前座、后座、气缸、气缸连接块、直线轴承座、直线轴承、支撑导轴、焊枪夹头A、焊枪、焊枪夹头B、短导轴夹座、短导轴、复位弹簧、直线轴承座组、焊接定位座组成,弹片上料机构、本体上下料机械手、本体上料机构与弹片上料机械手完成对弹片及本体的上料操作,碰焊机构完成焊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电连接器接装置,具体的涉及到一种电连接器弹片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是机器设备中器件与器件之间连接和通讯的工具,电连接器除了要满足一般的性能要求外,特别重要的要求是电连接器必须达到接触良好,工作可靠,维护方便,其工作可靠与否直接影响飞机电路的正常工作,涉及整个主机的安危。为此,主机电路对电连接器的质量和可靠性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也正因为电连接器的高质量和高可靠性,使它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等军用系统中。电连接器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外形、结构、用途等。电连接器需求量大,需要产业自动化的产线设备来替代传统的人工装配,尤其是电连接器弹片的焊接工艺需要专门的自动化设备来实现高效、便捷、可靠的连续焊接作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弹片焊接装置,主要实现对电连接器弹片的焊接操作,具有自动、高效、可与电连接器生产线配套使用等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弹片焊接装置,由弹片上料机构(1)、弹片上料机械手(2)、本体上下料机械手(3)、本体上料机构(4)、碰焊机构(5)、本体(6)、弹片(7)、振动输送轨道(1-1)、推位支架(1-2)、推位气缸(1-3)、弹片送料座(1-4)、导向滑组(1-5)、支撑架(2-1)、滑动导柱(2-2)、直线电机(2-3)、直线轴承组件(2-4)、垂直导柱(2-5)、端板(2-6)、限位螺栓(2-7)、垂直气缸(2-8)、连接板组(2-9)、吸盘(2-10)、前座(5-1)、后座(5-2)、气缸(5-3)、气缸连接块(5-4)、直线轴承座(5-5)直线轴承(5-6)、支撑导轴(5-7)、焊枪夹头A(5-8)、焊枪(5-9)、焊枪夹头B(5-10)、短导轴夹座(5-11)、短导轴(5-12)、复位弹簧(5-13)、直线轴承座组 (5-14)、焊接定位座(5-15)组成。
所述的弹片上料机构(1)由振动输送轨道(1-1)、推位支架(1-2)、推位气缸(1-3)、弹片送料座(1-4)、导向滑组(1-5)组成,其中所述的弹片(7)在振动输送轨道(1-1) 上,振动输送轨道(1-1)的输出端与弹片送料座(1-4)相接触,弹片送料座(1-4)与安装在底部导向滑组(1-5)相配合,导向滑组(1-5)安装在推位支架(1-2),推位气缸(1-3) 安装在推位支架(1-2)上,推位气缸(1-3)伸出轴与弹片送料座(1-4)相连接,弹片(7) 通过振动输送轨道(1-1)的振动作用进入与之接触的弹片送料座(1-4),当弹片(7)进入弹片送料座(1-4)时,推位气缸(1-3)推动弹片送料座(1-4),使得弹片安放在弹片送料座(1-4)上,等待弹片上料机械手(2)夹持,弹片上料机构(1)完成对电连接器弹片的上料,弹片上料机械手(2)将弹片(7)碰焊机构(5)上,本体上料机构(4)完成对电连接器本体的上料,本体上下料机械手(3)将本体(6)放在碰焊机构(5)上,碰焊机构(5)完成对电连接器弹片的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睿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睿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43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