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干皮割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4165.0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9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魏芳;罗世巧;校现周;高宏华;杨文凤;吴明;仇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3/10 | 分类号: | A01G2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贺红星;高玉光 |
地址: | 57173***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干皮 割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干皮割胶方法,包括:划定割胶总区域,割胶总区域沿橡胶树的树围延伸,且与水平面相倾斜;将割胶总区域分为若干个子区域,割胶时使相邻两个子区域之间依次间隔1‑3个月进行割胶,毗邻已割胶子区域及已割胶总区域的未割胶子区域的边角为钝角。本发明的防干皮割胶方法可实现合理利用树皮,减少树皮浪费,并且可避免待割胶树皮干皮,保护胶树产胶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刺短线割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干皮割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气刺短线割胶技术(the micro-cut tapping with gas-stimulation)是一种以乙烯利刺激为手段,以减刀、浅割、低浓度、短周期刺激割胶为主要内容的新割胶技术。该技术采用八分之一树围割线割胶,可以节约胶工40%以上,有效缓解了应用企业的胶工短缺问题,可以节约树皮50%以上,保护了胶树的产胶潜力,由于该技术的高效省工,在目前胶价低迷、胶工短缺的严峻形势下是一种有效的割胶技术。
由于气刺短线割胶技术生产上应用时间较短,应用对象往往是老龄更新树,对于该技术的割面规划问题没有引起重视,近几年随着该技术的推广面积日益扩大,发现规划割面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如何科学规划胶树的割面、保障胶树产量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在推广过程中发现,对于气刺短线割胶技术没有统一的割面规划标准,胶工往往哪里有皮割哪里,造成树皮浪费,甚至胶树减产,此外,胶工由于没有规划割面或者说割胶方式不对,往往会导致待割胶的树皮发生干皮的现象,进而导致待割胶的树皮没有胶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干皮割胶方法,其可合理利用树皮,减少树皮浪费,并且可避免待割胶树皮干皮,保护胶树产胶潜力以及提高胶树胶水产量。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干皮割胶方法,包括:
划定割胶总区域,割胶总区域沿橡胶树的树围延伸,且与水平面相倾斜;
将割胶总区域分为若干个子区域,割胶时使相邻两个子区域之间依次间隔1-3个月进行割胶,毗邻已割胶子区域及已割胶总区域的未割胶子区域的边角为钝角。
进一步地,割胶总区域被设置在橡胶树已割胶总区域的上沿和/或下沿,所述边角与已割胶子区域、已割胶总区域毗邻。
进一步地,割胶方式包括阴刀割胶和阳刀割胶,阴刀割胶的方向与阳刀割胶的子区域延伸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使用所述阴刀割胶时形成的所述边角为第一钝角,所述第一钝角的角度范围为135°-15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钝角的角度范围为135°-140°。
进一步地,使用所述阳刀割胶时形成的所述边角为第二钝角,所述第二钝角的角度范围为100°-135°。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钝角的角度范围为115°-120°。
进一步地,完成各个子区域的割胶后形成一连续的已割胶总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子区域的形状呈平行四边形。
进一步地,将所述割胶总区域均匀划分为四个子区域,各子区域的割线长度为八分之一树围。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划定割胶总区域并对割胶总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子区域,并使相邻两个子区域之间依次间隔1-3个月进行割胶,以便于进行若干子区域之间的依次割胶,有助于合理利用树皮,以保证减少耗皮,保证乳管结构完整,进而起到保护橡胶树的目的,而且相邻两个子区域之间间隔1-3个月进行依次割胶轮换,有利于已割胶子区域树皮的再生,使已割胶子区域的树皮得到更合理的运用,进而提高橡胶树的已割胶子区域的胶水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41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