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回弹补偿功能的折弯模具的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3996.6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7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段建锋;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城福美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邦滋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5 | 代理人: | 吴晓娜 |
地址: | 242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弯模具 上模具 液压装置 下模座 回弹补偿 回弹机构 下模具 补偿机构 工件折弯 过度补偿 纠偏机构 模具领域 上端 上端面 圆弧形 模槽 模座 折弯 | ||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回弹补偿功能的折弯模具的工作方法,折弯模具包括液压装置和下模座,所述液压装置安装在下模座的旁侧,所述液压装置上设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上设有模槽,所述上模具位于下模座的正上方且上模具的两端均设有纠偏机构,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回弹机构,所述回弹机构的上端设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两端均设有折弯模具,两个所述折弯模具的上端面均呈圆弧形,两个所述折弯模具的旁侧均设有补偿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防止工件折弯处过度补偿,同时能够根据工件的材质调节补偿折弯角度,使得其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回弹补偿功能的折弯模具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件的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工件进行折弯处理,使工件形成其他形状,但是工件在折弯后由于其自身的弹力会有一定的回弹作用,导致许多工件在回弹后折弯角度达不到标准,导致工件不合格。
中国专利号为CN105396914B公布了一种折弯回弹补偿模具,上模包括上模座和凸模,凸模具有与制件折弯角相适配的底角,且具有折弯补偿角;下模包括可转动凹模,可转动凹模安装在所述下模座上,具有与凸模底角相适配的折弯槽,下模座上设有对可转动凹模复位的第一复位机构。可转动凹模上安装有摆块。模具闭合过程中,上模自上而下运动,凸模压缩脱料板,脱料板带动可转动凹模转动,闭合初期,摆块随凹模转动而摆动,随着模具闭合进行,位于上模上的推块开始与摆块接触。当模具闭合到位置时,推块位于摆块内侧,且其下端抵靠在摆块的内侧面上。该模具通过凸模挤压摆动凹模和摆块使得摆动凹模和摆块对工件的两端挤压,使得工件的两端弯曲成一定的角度,但是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的材质不同,导致需要对齐折弯处的补偿角度不同,而上述模具无法改变补偿角度,只能通过更换摆动凹模和摆块来适应不同材质的工件折弯,导致其应用范围较小。
其次,在使用过程中即使同种材质制成的工件在补偿角度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区别,因此相同的折弯角度会导致一些工件折弯处过度补偿,过度补偿的工件也会卡在凸模上,影响模具的持续工作,而上述专利中没有对过度补偿的工件进行处理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回弹补偿功能的折弯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液压装置和下模座,所述液压装置安装在下模座的旁侧,所述液压装置上设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上设有模槽,所述上模具位于下模座的正上方且上模具的两端均设有纠偏机构,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回弹机构,所述回弹机构的上端设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两端均设有折弯模具,两个所述折弯模具的上端面均呈圆弧形,两个所述折弯模具的旁侧均设有补偿机构。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纠偏机构均包括纠偏块、纠偏杆、第一弹簧和伸缩杆,所述纠偏块转动连接在模槽内,所述纠偏杆的一端与纠偏块一体成型,所述上模具上设有伸缩孔,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在伸缩孔内,所述伸缩杆的一端插接在伸缩孔内且与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纠偏轮。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纠偏机构均包括纠偏块、纠偏杆、伸缩杆、齿轮和纠偏电机,所述纠偏块转动连接在模槽内,所述纠偏杆的一端与纠偏块一体成型,所述上模具上设有伸缩孔,所述伸缩杆安装在伸缩孔内且伸缩杆上设有齿条,所述伸缩杆上的齿条与齿轮啮合,纠偏电机与上模具固定连接且纠偏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回弹机构包括若干个回弹柱和若干个第二弹簧,所述下模座上设有若干个回弹孔,若干个回弹柱的下端分别插接在若干个回弹孔内,若干个第二弹簧分别套设在若干个回弹柱上。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模座上设有若干个限位块,所有限位块均与下模座一体成型。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补偿机构均包括升降台和补偿组件,所述升降台位于下模座的一端上方,所述补偿组件安装在升降台的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城福美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宣城福美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39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的冷冲压拉延模具
- 下一篇:一种一体式弯折打孔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