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压、电流组合可灵活配置的电能计量方案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53506.2 | 申请日: | 2018-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1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恩政;牛新洁;张翼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五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22/08 | 分类号: | G01R22/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能计量 电压电流 灵活配置 电流组合 模拟开关 单刀双置开关 电流采样信号 电压采样信号 程序控制 切换状态 软件切换 指标要求 组合控制 组合配置 终端线 调用 算法 存储 配置 应用 | ||
一种电压、电流组合可灵活配置的电能计量方案,提供了一种模拟开关+软件切换控制+误差修调算法的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了站所终端线损模块将电能计量值灵活配置成不同电压电流的组合配置。该配置通过采用单刀双置开关,MCU程序控制8路电流采样信号与2路电压采样信号中的任何一路进行组合,组合的数量共有9种;在每一种电压电流组合下均做一次电能计量的误差修调并存储修调系数,实际应用中依据电压电流通道的组合控制模拟开关的切换状态并调用对应的修调系数来进行相应的电能计量,确保每一种电压电流组合的电能计量精度均满足指标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殊电能计量产品的解决方案,该产品应用于具备多路电压及多路电流采样通道的系统中,电能计量值可以灵活配置成不同电压电流的组合。
背景技术
电能计量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普遍用于输配电过程中线损的测量及用电领域的电费结算,近年来随着配网自动化的大力发展以及国网公司提出的配网一二次融合的要求,配网精益化管理的呼声日益提高。输配网中的线损作为一项重要的数据,要求有专用的设备来完成计量,国网公司的一二次融合方案中规划了站所终端线损模块及馈线终端线损模块两款产品。
站所终端线损模块用在DTU设备内部,具备两路三相电压信号输入和8路三相电流信号输入,可以计量最多8个通道的三相电能,一路电压采样和电流采样的组合对应一个回路的电能计量,在实际应用中,两路电压信号可能和8路电流信号进行不同的组合从而实现不同回路的电能计量,目前产品一般采用短路点来实现电压与电流采样的组合切换,产品出厂前用户需要明确电压信号与电流信号的组合方式,厂内对应短接相应的短路点后对相应通道的电能计量进行误差修调,产品一旦出厂电压和电流通道的组合方式将无法更改,但是配网站所终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电压与电流通道的组合可能发生变化,这样就需要产品能够出厂后依然可以灵活配置电压与电流的组合,实现对应通道的电能计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现有方案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模拟开关+软件切换控制+误差修调算法的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了站所终端线损模块将电能计量值灵活配置成不同电压电流的组合。该配置可以通过通信接口来实现,满足了用户在现场的实际需求。
为实现上诉目的,本发明通过采用单刀双置的模拟开关,MCU程序控制8路电流采样信号与2路电压采样信号中的任何一路进行组合,组合的数量共有9种,分别如下:
第1路电压通道---第1-8路电流通道,第2路电压通道---无用;
第1路电压通道---第1-7路电流通道,第2路电压通道---第8路电流通道;
第1路电压通道---第1-6路电流通道,第2路电压通道---第7-8路电流通道;
第1路电压通道---第1-5路电流通道,第2路电压通道---第6-8路电流通道;
第1路电压通道---第1-4路电流通道,第2路电压通道---第5-8路电流通道;
第1路电压通道---第1-3路电流通道,第2路电压通道---第4-8路电流通道;
第1路电压通道---第1-2路电流通道,第2路电压通道---第3-8路电流通道;
第1路电压通道---第1路电流通道,第2路电压通道---第2-8路电流通道;
第1路电压通道---无用,第2路电压通道---第1-8路电流通道;
在每一种电压电流组合下均做一次电能计量的误差修调并存储修调系数,实际应用中依据电压电流通道的组合控制模拟开关的切换状态并调用对应的修调系数来进行相应的电能计量,确保每一种电压电流组合的电能计量精度均满足指标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有采用短路点调整电压电流组合的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五力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五力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35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