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梳棉机用盖板针布条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53374.3 | 申请日: | 2018-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3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姜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G15/84 | 分类号: | D01G15/84;D01G15/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 地址: | 226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梳棉机 盖板 针布 | ||
本发明公开了梳棉机用盖板针布条,包括钢针和底布,钢针植于底布上,形成多个周期性循环的钢针排列单元,从趾端到踵端在底布上排列成植针组织,钢针排列单元2‑8组,钢针排列单元包括稀部与密部,本发明,从植针排列方式上,通过植针的“稀密”的组合设计,解决了梳理机采棉、差别化纤维的盖板针布梳理力的分布,使适当的针尖密度和间隔,可以抗衡和达到针齿作用纤维必需的吸收、释放的分梳性能和容纤量;促成纤维梳理充分与转移,纤维得到完全单纤化;并减少纤维损伤及8‑12短纤维(绒)的增长和分离,提高棉结、杂质去除率和改善A1纱疵;能极大降低和控制盖板针布充塞和挂花,实现盖板针布自清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布条,特别涉及一种梳棉机用盖板针布条。
背景技术
梳棉机是利用包覆在刺辊、锡林、道夫和盖板上的针布对纤维进行梳理加工的,在梳理过程中,完成将纤维束分梳成单纤维,及对各种纤维的均匀、混合,达到改善和清除棉结、杂质和短绒;上述分梳、均匀、混合作用,直接影响梳棉生条和成纱质量。而分梳成单纤维、提高去除棉结、杂质的效果,取决于建立盖板针布植针组织的排列形式设计。
传统盖板针布条植针组织的排列形式,均以趾端A起始向上,植针纵向针距b1递减bi,稀至密变化呈渐进弧形+均密直线形。其缺点是:“稀-密1/3渐进弧形”直接“2/3均密直线形”的高密针布区,不利于对纤维的全面梳理。主要是在盖板—锡林工作区,当束纤维从盖板针布趾端进入“稀-密1/3渐进弧形”针齿,还未能得到充分松解,急转 “2/3均密直线形”高密针齿及踵出的细致分梳,加重集聚针列密部梳理的纤维负荷变化,增大与锡林针布作用的脉冲力,产生对纤维的挫擦损伤,导致短绒和次生棉结,出现充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梳棉机用盖板针布条。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梳棉机用盖板针布条,其特征在于:包括钢针和底布,钢针植于底布上,形成多个周期性循环的钢针排列单元,从趾端到踵端在底布上排列成植针组织,所述钢针排列单元2-8组,所述钢针排列单元包括稀部与密部。
所述从趾端到踵端排列的相邻的钢针排列单元内的行数相等或行数不相等。
所述从趾端到踵端的钢针排列单元内稀部与密部的行数相等或不相等。
所述稀部与密部内的钢针从趾端到踵端的排列均匀或不均匀。
所述钢针植于底布上形成斜纹或缎纹。
所述钢针排列单元的循环行数与钢针排列单元内的稀密行数一致。
本发明的优点:在同一盖板针布条上,能对纤维达到至少2组“稀+密”针布的梳理;确保纤维进行每次梳理柔性交互、循环,减轻纤维的梳理力,实现伸直纤维和对纤维的维护,本发明,从植针排列方式上,通过植针的“稀密”的组合设计,解决了梳理机采棉、差别化纤维的盖板针布梳理力的分布,使适当的针尖密度和间隔,可以抗衡和达到针齿作用纤维必需的吸收、释放的分梳性能和容纤量;促成纤维梳理充分与转移,纤维得到完全单纤化;并减少纤维损伤及8-12短纤维(绒)的增长和分离,提高棉结、杂质去除率和改善A1纱疵;能极大降低和控制盖板针布充塞和挂花,实现盖板针布自清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叙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钢针排列单元5行循环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钢针排列单元8行循环时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钢针排列单元9行循环时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钢针排列单元11行循环时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未经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33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梳棉机
- 下一篇:一种抗压且耐磨的半弧型齿顶金属针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