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语音编码速率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3330.0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6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关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9/20 | 分类号: | G10L19/20;G10L1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智兴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5 | 代理人: | 李丽颖;韩龙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速率调整 空口质量参数 计算机存储介质 速率调整 语音编码 接收端 预设 协议数据单元PDU 服务数据单元 策略调整 客户体验 空口传输 协议处理 有效缓解 转发 承载 通话 时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语音编码速率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对接收到的协议数据单元PDU进行协议处理,得到对应的服务数据单元SDU;获取当前承载对应的空口质量参数,判断所述空口质量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编码速率调整条件;若所述空口质量参数满足预设的编码速率调整条件,则根据编码速率调整策略调整所述SDU的CMR值;将CMR值调整后的所述SDU转发到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CMR值修改AMR编码速率。本发明能够有效缓解空口传输环境差时空口资源紧张的问题,达到提升volte通话质量的目的,提升客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语音编码速率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LTE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基站的现网覆盖与配套传输方案的建设以及实际部署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volte的应用越来越广泛,volte通话质量问题显得更加重要。Volte报文采用AMR编码方式进行编码,AMR编码分为AMR NB和AMR WB两种,AMR NB和AMRWB语音编解码都是使用的是多码率宽带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ACELP(Algebraic CodeExcitation Linear Prediction)。AMR NB对应4.75kb/s到12.2kb/s八种编码方式,AMR WB对应6.6kb/s到23.85kb/s八种编码方式。AMR编码提供的多种编码模式可以更好地解决信源和信道编码的速率分配问题,能够根据信道状况自适应地选择某种编码模式进行传输,使得对无线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更加合理、有效、灵活,同时,也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通话体验。AMR语音编码器能有效提高语音质量,增强系统抗信道误差的能力,同时增加了系统容量,具有其它语音编码方式不可替代的优点。
目前LTE基站传统传输架构如图1所示,现有系统缺点简述:
(1)由于空口环境会存在突变的情况,现有LTE基站系统无法根据空口环境对volte报文AMR编码速率进行调整。
(2)现有LTE基站系统中,虽然有部分对volte传输的优化方法,但大多是从基站协议出发,对volte报文进行调度优化,并没有考虑空口带宽优化。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语音编码速率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语音编码速率调整方法,包括:
对接收到的协议数据单元PDU进行协议处理,得到对应的服务数据单元SDU;
获取当前承载对应的空口质量参数,判断所述空口质量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编码速率调整条件;
若所述空口质量参数满足预设的编码速率调整条件,则根据编码速率调整策略调整所述SDU的CMR值;
将CMR值调整后的所述SDU转发到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CMR值修改AMR编码速率。
可选地,所述空口质量参数包括空口传输误码率和/或空口丢包率;
所述判断所述空口质量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编码速率调整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空口传输误码率和/或空口丢包率是否大于对应的预设速率调整阈值。
可选地,所述若所述空口质量参数满足预设的编码速率调整条件,则根据编码速率调整策略调整所述SDU的CMR值包括:
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查找所述空口质量参数对应的编码速率,所述映射关系中包括空口质量参数与编码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查找到的编码速率调整所述SDU的CMR值。
可选地,在对接收到的协议数据单元PDU进行协议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33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