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泥加工原料石灰石的破碎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2897.6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6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何伯春;江余乐;段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伯春 |
主分类号: | B02C13/09 | 分类号: | B02C13/09;B02C13/30;B02C13/284;B02C13/2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灰石 破碎 出料口 提升柱 绞龙 原料石灰石 破碎设备 水泥加工 底侧面 反击板 机身 转运 合金钢 斜度 出料位置 可调支架 锰钢材质 垂直段 电机相 反击式 进料口 漏料孔 内顶部 暂存箱 转子盘 衬板 内衬 排出 排料 焊接 同心 堵塞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水泥加工原料石灰石的破碎设备,包括第二绞龙和出料口;所述衬板为锰钢材质板材,焊接于进料口底侧面上;所述反击板共有两处,通过可调支架固定于机身内顶部;所述合金钢内衬设于反击板底侧面上;所述转子盘与弧形底同心,固定于机身内,弧形底上方;所述第二绞龙设于提升柱的垂直段内,顶部与提升电机相连接;所述出料口为提升柱的斜度段,用于排料;本发明通过反击式对石灰石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石灰石对漏料孔的冲击较小,产生堵塞的几率较小,通过两处绞龙的工作带动,可将破碎后的石灰石先转运到暂存箱,再通过提升柱通过出料口排出,提高出料位置的高度,有利于对破碎后的石灰石进行收集和转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破碎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泥加工原料石灰石的破碎设备。
背景技术
石灰石是一种主要由方解石组成的沉积岩,它是制造水泥、石灰、电石等许多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材料。对于其简单的处理就是破碎然后再进行磨粉加工。
如申请号为CN201610253778.2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石灰石破碎机,包括支架、破碎桶和破碎齿轮,所述破碎桶位于支架上,所述破碎桶内设有辅助破碎辊,所述辅助破碎辊侧壁设有若干破碎齿,所述破碎齿轮下方设有筛网,筛网四周与破碎桶内壁连接,所述破碎桶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吸尘罩,吸尘罩外接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一端与吸尘罩连接,另一端接有吸风机和废料箱。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对破碎桶内的石料进行充分破碎,并进行了吸尘工作,大大改善了工人的生产环境。
如申请号为CN201711439248.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石灰石破碎机,其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机箱,机箱包括第一破碎室和第二破碎室,第一破碎室的前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向外延伸设置有进料漏斗,第一破碎室的出口连通于第二破碎室,第一破碎室内设有一级破碎机构,第二破碎室内设有二级破碎机构,二级破碎机构的底部设有振动筛,第二破碎室位于振动筛下方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口,所述一级破碎结构包括粗破部和精破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机箱内设置一级破碎机构和二级破碎机构,能够均匀破碎石灰石,是其达到合格的粒径要求。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上述发明在对石灰石进行破碎处理后,出料位置较低,影响对加工后的石灰石进行装载和转运,而现有反击式破碎机的筛孔容易受到滚动的石灰石的冲击,筛孔产生凹坑时则容易卡住石灰石造成堵塞。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水泥加工原料石灰石的破碎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水泥加工原料石灰石的破碎设备,以解决现有出料位置较低,破碎后的石灰石从易产生堵塞的问题。
本发明用于水泥加工原料石灰石的破碎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水泥加工原料石灰石的破碎设备,包括机身,进料口,弧形底,漏料孔,锰钢弧片,弧形落料槽,第一绞龙,皮带轮,衬板,反击板,可调支架,合金钢内衬,转子盘,板锤,暂存箱,提升柱,提升电机,第二绞龙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开设于机身左上方;所述皮带轮连接于第一绞龙左端,通过带传动连接于驱动电机上;所述衬板为锰钢材质板材,焊接于进料口底侧面上;所述反击板共有两处,通过可调支架固定于机身内顶部;所述合金钢内衬设于反击板底侧面上;所述转子盘与弧形底同心,固定于机身内,弧形底上方;所述板锤共有四处,呈环形分布固定于转子盘上;所述提升电机设于提升柱顶端;所述第二绞龙设于提升柱的垂直段内,顶部与提升电机相连接;所述出料口为提升柱的斜度段,用于排料。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底为弧度为二百六十度的圆筒形,设于机身中。
进一步的,所述漏料孔为弧形孔,开设于弧形底的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上,分别开设有三排,位于第三象限处的漏料孔为向上弯起,位于第四象限处的漏料孔为向下弯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伯春,未经何伯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28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