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突变基因及其用于构建斑色鱼鳞癣小型猪模型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2704.7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6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国;王霄;曹春伟;海棠;周琪;王红梅;张颖;贾启涛;郑千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12 | 分类号: | C12N15/12;C12N5/10;C12Q1/6888;A01K67/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郭广迅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突变 基因 及其 用于 构建 鱼鳞癣 小型 模型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猪的ABCA12突变基因,所述突变基因与野生型猪ABCA12基因相比,具有IVS49‑727AG的突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构建体,所述构建体包含所述ABCA12突变基因。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重组细胞,所述重组细胞由所述构建体转化受体细胞获得。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人类斑色鱼鳞癣小型猪模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改变小型猪的ABCA12基因,使ABCA12基因的位于第49号内含子的第727位碱基由A变为G。利用本发明提供的ABCA12突变基因制备大型人类斑色鱼鳞癣猪模型,研究人类斑色鱼鳞癣的发病机理,对于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人类斑色鱼鳞癣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BCA12突变基因。本发明还涉及该突变基因用于构建斑色鱼鳞癣小型猪模型的用途以及一种斑色鱼鳞癣小型猪模型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广西巴马小型猪遗传性稳定,表型特征一致性好,性情比较温和,体型不大,各个器官系统与人体极为相似,适于医学、生物学实验应用。
斑色鱼鳞癣(Harlequin ichthyosis)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疾病,是常染色体隐性先天性鱼鳞癣中最严重的一种。患病新生儿出生时表现为皮肤角质化层厚度增加,全身覆盖盔甲样鳞屑,还通常伴有异常的面部特征,包括睑外翻,唇外翻,变形的耳朵和鼻子。
斑色鱼鳞癣由ATP结合盒转运子A12(ATP binding cassette A12,ABCA12)基因的功能丧失突变引起。ABCA12蛋白定位于表皮角质化细胞的板层颗粒中,功能与脂质转运到细胞外间隙相关。因此,ABCA12基因在皮肤细胞中的脂质转运、细胞间隙脂质层形成以及细胞表皮脂质屏障功能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现有的斑色鱼鳞癣模型为小鼠模型。这些小鼠模型能模拟一部分疾病表型和帮助研究病理机制,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小鼠的皮肤结构与人类不尽相同,因此,在研究疾病病理上存在一些局限。斑色鱼鳞癣小鼠出生几小时后,就会死于脱水,使其不能成为一个研究治疗方法和筛选治疗药物的理想模型。所以,亟需在与人类生理结构相近的大型动物中构建该疾病的模型,从而为针对该疾病的病理研究、药物筛选、药效评价等研究提供支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猪的ABCA12突变基因,具有该突变基因的转基因家系小型猪的表型和遗传模式与人类斑色鱼鳞癣相符合,可以作为该人类遗传疾病的大动物模型,从而为针对该疾病的病理研究、药物筛选、药效评价等研究提供支持。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猪的ABCA12突变基因,所述突变基因与野生型猪ABCA12基因相比,具有49号内含子的第727位碱基由A变为G的突变(IVS49-727 AG的突变)。
优选地,所述ABCA12突变基因的49号内含子的序列如SEQ ID NO:109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27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