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DCT的防窜货编解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2584.0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5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万国春;戴珏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9/00 | 分类号: | G06T9/00;G06Q3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解码 流通商品 商品信息 防窜货 嵌入 图像 离散余弦变换 商品外包装 唯一性 包装图像 可追溯性 噪声攻击 中频系数 抗剪切 可隐藏 嵌入的 外包装 像素点 原包装 防伪 图样 察觉 美观 追溯 抵抗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隐藏于商品外包装图像之中的编解码方法,涉及流通商品防伪追溯技术。基于DCT的防窜货编解码方法,该方法采用离散余弦变换(DCT)将流向不同地区的商品信息嵌入到相应的包装中,使得流通商品的外包装中的隐藏有相应的信息,且具有唯一性、抗干扰性、容量大和可追溯性等特点。使用本发明的方法,一方面将商品信息嵌入到包装图像的中频系数中,肉眼不易察觉,保持了原包装图样的美观,且能抵抗多数噪声攻击;另一方面可将嵌入的信息分散到图像的多个像素点中,抗剪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通商品防窜货追溯系统领域。
技术背景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市场化的趋势,贸易的流通越来越高速和便利。但是商品生产企业面临的棘手问题,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生产商品的信息标注的不唯一性导致商品在流通过程中无法追溯,部分经销商对商品的仿制、对商品标注的破坏,使得生产企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如何防止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不可追溯和对标志的破坏现象,解决流通商品的流货和窜货等问题,成为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许多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其中以激光防伪、标签防伪、油墨防伪等印刷类为主,这些传统的防伪方法,在商品流通中容易伪造、受到人为破坏且破坏了商品包装本身的美感,达不到有效的防伪和防窜货的效果。目前针对低成本的商品外包装信息防窜货技术,还没有明确的基于DCT的防伪、抗干扰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基于DCT的防窜货编解码方法,用于商品外包装的抗干扰矩阵信息编解码方法,可有效地对流通中的商品进行防伪追溯、破坏后的信息修复。
DCT,即离散余弦变换,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中常用的一种实数域变换。一方面,对一幅图像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后,有关图像的重要可视信息都集中在变换后矩阵左上角的一小部分低频DCT系数中,从而可以通过修改中高频系数作为信息嵌入;另一方面,大多数噪声攻击会改变图像的高频成分。而商品运输过程中最易收到损毁和噪声的攻击,因此,本发明方法通过修改图像的中频系数,在操作方法简单可行的前提下,既保证了原图的质量,也能抵抗大多数噪声攻击。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商品外包装的抗干扰矩阵信息编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商品信息采集
采集商品信息,并转换成字母或数字;
2)生成原始二值序列信息
根据所需嵌入的商品信息,通过既定的转换法则,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原始二值序列;
3)对原始图像进行变换
将需用于外包装的JPEG格式的原始图像颜色模式从RGB模式转化到YCbCr模式,然后分解成大小为8X8的小块,对每个小块的亮度层进行离散余弦变换,每个小块得到一个8X8的离散余弦变换的系数矩阵;
4)将商品信息嵌入变换域(体现创造性的步骤)
4.1将商品信息对应的原始二值序列在最多可嵌入的容量范围内重复循环,形成原始序列整数倍的循环二值序列;
4.2选取一个密钥,并根据所选密钥将循环后的序列嵌入到DCT系数中;
4.3对处理后的频域系数进行离散余弦逆变换(IDCT),得到包含商品信息的处理后图像;
5)信息存储与信息冗余
将商品信息以及所使用的转换法则的映射存储于数据库中;
6)信息解码
商品流通过程中,编码受到干扰时,通过解码方法进行数据恢复、还原商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25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