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碱性干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52479.7 | 申请日: | 2018-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9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吴丹;郑国伟;刘智;沈昱;郭深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虹飞狮电器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2;H01M4/485;H01M6/06;B82Y30/00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程开生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碱性干电池 负极锌膏 类化合物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聚丙烯酸钠 纳米氧化锌 重量百分比 电池内部 钝化现象 放电过程 放电容量 放电性能 聚丙烯酸 锌合金粉 电解液 隔膜管 集电体 外壳体 正极环 自腐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性干电池,解决了现有碱性干电池放电性能差的问题,其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壳体、正极环、隔膜管、负极锌膏和集电体,其特征是:所述负极锌膏按重量百分比包含有:锌合金粉60%~70%、聚丙烯酸0.2%~0.8%、聚丙烯酸钠0.1%~0.5%、纳米氧化锌1%~3%、铟类化合物0.008%~0.02%、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类化合物水溶液0.1%~1%和电解液28%~38%。本发明改善电池内部的自腐蚀和放电过程中的钝化现象,从而达到提高碱性干电池放电容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碱性干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碱性干电池的高速发展,中国已是碱性干电池的制造大国,世界50%-60%的电池产源于我国,但我国并不是制造强国,并且与其他国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μm。
现有技术中,增加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充填量是提高电池放电容量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但由于电池外观尺寸受限制,故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充填量不可能无限增加,另外,活性物质充填量的增加,电池内部的空气室相应减少,电池耐漏液性能降低,所以,若要进一步提高电池的放电性能,简单的增加正负极活性物质充填量的方式已不可取。另一方面,通过对现有电池放电指标分析表明: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很低,从而也导致了电池放电性能的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碱性干电池,其改善电池内部的自腐蚀和放电过程中的钝化现象,从而达到提高碱性干电池放电容量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碱性干电池,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壳体、正极环、隔膜管、负极锌膏和集电体,其特征是:所述负极锌膏按重量百分比包含有:锌合金粉60%~70%、聚丙烯酸0.2%~0.8%、聚丙烯酸钠0.1%~0.5%、纳米氧化锌1%~3%、铟类化合物0.008%~0.02%、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类化合物水溶液0.1%~1%和电解液28%~38%。
优选的,所述电解液按重量百分比包含有:氢氧化钾28%~36%、纳米氧化锌0.5%~1%和去离子水60%~71%。
优选的,所述锌合金粉粒径的分布范围为:粒径在-425μm~+300μm的锌合金粉占比为0~10%,粒径在-300μm~+150μm的锌合金粉占比为20%~40%,粒径在-150μm~+100μm的锌合金粉占比为15%~30%,粒径在-100μm~+75μm的锌合金粉占比为10%~25%,粒径为-75μm的锌合金粉占比为22%~32%。
优选的,所述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类化合物水溶液为含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类化合物5%和去离水9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为: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池钝化现象和产气量明显降低,电池的放电指标得到显著的提升,使得本发明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和更好的耐漏液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碱性干电池在1500mW/650mW,2s/28s,5min/h,24h/d,终止电压1.05V的恒功率放电曲线图;
图2为实施例2碱性干电池在1500mW/650mW,2s/28s,5min/h,24h/d,终止电压1.05V的恒功率放电曲线图;
图3为实施例3碱性干电池在1500mW/650mW,2s/28s,5min/h,24h/d,终止电压1.05V的恒功率放电曲线图;
图4为对比例碱性干电池在1500mW/650mW,2s/28s,5min/h,24h/d,终止电压1.05V的恒功率放电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4对本发明碱性干电池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虹飞狮电器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虹飞狮电器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24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