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体处理的羧甲基化板蓝根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2117.8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0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林琳;朱玉林;崔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A23B7/08;A23B4/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体 处理 甲基化 板蓝根 多糖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多糖制备领域,具体涉及等离子体处理的羧甲基化板蓝根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的等离子体处理的羧甲基化板蓝根多糖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板蓝根粉末溶于蒸馏水中,进行水浴加热;将得到的溶液抽滤,浓缩,得到浓缩液,加入无水乙醇,室温静置,离心干燥,得到板蓝根多糖;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氯乙酸,搅拌后,得到混合液,进行水浴反应,得到的反应液,调节pH,得到羧甲基化板蓝根多糖;进行等离子处理,得到等离子体处理的羧甲基化板蓝根多糖。本发明通过羧甲基化处理改善板蓝根多糖的功能特性;通过等离子处理,进行表面修饰,进一步提高板蓝根多糖的抗氧化和抗菌效果,降低板蓝根多糖的应用成本,拓展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糖制备领域,具体涉及等离子体处理的羧甲基化板蓝根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板蓝根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最早记载于《神农百草经》,具有味苦、性寒、归心等性质,发挥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等功能。板蓝根经常用于治疗瘟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等症状。多糖是板蓝根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板蓝根多糖具有抗病毒、抗菌消炎、抗氧化、免疫调节、抗内毒素、抗癌等活性。随着人们对多糖生物活性和特殊药用功能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意识到板蓝根多糖可能是板蓝根生物活性和特殊药用功能的主要作用因子之一。此外,板蓝根多糖分子链上含有大量的羟基基团,这些羟基基团为板蓝根多糖的化学改性提供了大量的反应位点,从而引入新的基团改变板蓝根多糖的性质。
常见的多糖改性方法有乙酰化改性、硫酸化改性、磷酸化改性、磺酰化和羧甲基化改性等。其中乙酰化、硫酸化、磷酸化和磺酰化等改性方式因使用较多毒性较强的有机溶剂,导致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羧甲基化作为一种常见的改性方式,其反应条件温和,改性剂毒性较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羧甲基改性就是将多糖在碱性条件下与氯乙酸反应,在多糖结构中引入带负电荷的羧基基团,使得其具有羧基的离子交换、絮凝和吸附等特点,从而改变和提高原多糖的某些性质,拓展多糖的应用。国内有一些关于多糖羧甲基化改善多糖性质的专利申请。相关专利报道了一种羧甲基化五味子多糖的制备方法,发现五味子多糖经羧甲基改性后提高了其对有机污染物免疫毒性的干预能力;相关专利报道了羧甲基化黑木耳多糖的抗氧化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目前国内专利对羧甲基化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其抗氧化、抗病毒等方面,很少有研究报道羧甲基化多糖的抗菌效果的改变。虽然板蓝根多糖拥有一定的抗菌效果,但其抗菌效果不高,成本昂贵。利用羧甲基改性板蓝根多糖虽然可以改善板蓝根多糖的抗菌效果,但同样存在改性后性质不稳定的现象,因此可以采用等离子体技术进一步加强板蓝根多糖的抗菌效果,拓展其在食品中的抗菌应用。
等离子体又叫电浆,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以及原子团经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离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等离子体处理迅速,反应温度低,且环保无污染。等离子体中的离子具有较高的能量,一般都高于聚合物中的化学键能,通过电场加速后等离子体完全有足够的能量引起聚合物表面的各种化学键断裂和重新组合,从而对聚合物的性质进行改造。例如利用等离子体处理抗菌纳米纤维膜表面,能够提高抗菌物质的释放,增强纳米纤维膜的抗菌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如:改性后性质不稳定、化学改性效果不明显等,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处理的羧甲基化板蓝根多糖的制备方法。
(1)提取板蓝根多糖:
将板蓝根粉末溶于蒸馏水中,并进行水浴加热;将得到的溶液抽滤,滤液浓缩,得到浓缩液,加入无水乙醇,室温静置,离心,冷冻干燥,得到板蓝根多糖(IRP);
(2)羧甲基化处理板蓝根多糖:
将板蓝根多糖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氯乙酸,搅拌后,得到混合液,进行水浴反应,得到的反应液,调节pH,透析、浓缩、沉淀、干燥,得到羧甲基化板蓝根多糖(CIRP);
(3)等离子体处理羧甲基化板蓝根多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21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豆多糖的提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黄精提取物的提取工艺